[发明专利]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9177.5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灿;杨开生;孙宝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7/02 | 分类号: | F16D57/02;F16D65/14;F16D65/7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液体 制动 装置 开门 机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离合器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与电机本体通过离合器连接,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储液箱、传动轴和叶轮,储液箱内设有减速液,传动轴与储液箱转动连接,传动轴一端与离合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储液箱设置在储液箱内,叶轮设置在储液箱内且与传动轴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避免了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减少了磨损,同时避免了刚性的制动对电机的冲击,制动产生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制动液快速传递到储液箱上,避免叶轮过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驱动系统制动系统的类型主要有:液压制动以及盘式制动。液压制动:液压制动是对液压泵采取节流或溢流措施,使之在一定压力下排油,从而对与它联接的制动结构产生制动力矩。改变排油的流量和压力,便可对制动力矩进行调节。液压制动系统的主要缺点是:①该制动方式有着良好的低速性能,但仍需一套机械 闸制动停车;②液压能转换的热能需要单独的冷却系统进行冷却;③控制阀较多,液压 系统复杂,操作维护较困难。盘式制动:盘式制动是通过制动盘与盘式制动器闸衬之间的摩擦,从而得到相应的制动力矩。盘式制动系统的主要缺点是:①制动盘则散热性能差;②制动盘线速度高 时易打火,井下使用时存在防爆的问题。因此,急需研制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实现液体制动,避免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避免刚性的制动对电机的冲击。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715704A,公开日为2017年12月05日,名称为“液体阻尼式制动系统”,公开了一种液体阻尼式制动系统包括设置在密封齿轮箱内的至少一对相对啮合的齿轮、一个穿出齿轮箱与外部驱动轴连接的齿轮轮轴、齿轮两侧分别设置的流通管道及其穿出齿轮箱与制动液储液箱相连形成的制动液循环通道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制动液储液箱进液的流通管道上的制动开关阀,通过控制制动开关阀的开闭状态达到减速制动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将齿轮箱结构改装后应用于制动领域,解决了传统摩擦制动的材料磨损大、制动效果欠佳、制动成本高等问题,有效避免了传统摩擦制动因发热导致的制动失效的现象。但是该专利无法用于电机制动,且制动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制动以及盘式制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避免了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减少了磨损,同时避免了刚性的制动对电机的冲击,制动产生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制动液快速传递到储液箱上,避免叶轮过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液体制动装置的开门机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离合器和制动装置,制动装置与电机本体通过离合器连接,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储液箱、传动轴和叶轮,储液箱内设有减速液,传动轴与储液箱转动连接,传动轴一端与离合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储液箱设置在储液箱内,叶轮设置在储液箱内且与传动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制动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机本体的尾部,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相对设置,也可以与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设置在同一端,输出轴通过传动结构分为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输出动力,另一个输出端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离合器采用现有技术常用的离合器即可。叶轮浸没在制动液中,当电机或电机带动的机械需要制动时,将离合器合上,电机本体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减速液内转动,产生阻力,进而产生制动力对电机进行制动,转速越快,制动力越大。叶轮在减速液内转动进行制动,避免了固体与固体之间的摩擦,减少了磨损,同时避免了刚性的制动对电机的冲击,制动产生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制动液快速传递到储液箱上,避免叶轮过热。电机减速后再通过其它方式锁紧即可。
作为优选,还包括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在离合器与制动装置之间,传动轴一端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减速机可以对电机本体的动力进行减速,避免转速过高导致制动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奥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1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