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信号的切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9572.3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韩坤;黄小卫;汪焰;邓杰;纪民举;邹健彬;秦跃强;李晓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9/03 | 分类号: | G05B9/0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申丹宁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电缆 油泵 设备 信号 切换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信号的切换系统,包括原控制柜,还包括新控制柜和切换柜,所述原控制柜和新控制柜分别都与所述切换柜连接,所述切换柜与现场设备连接;所述切换柜将从现场设备收到的信号同时传输至新控制柜和原控制柜,通过机械互锁方式在同一时刻仅允许新控制柜或原控制柜的输出指令传达到现场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将现场各类传感信号同时传送至新、原控制系统,实现新、原控制系统的独立运算及逻辑指令输出,切换系统判断后仅允许新或原控制系统的指令输送至现场各执行机构,从而实现整个现场的设备互冗余,以及系统平台的新、原控制系统兼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信号的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海底电缆油泵站是海南联网系统500KV配套设施,是海底电缆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系统。海底电缆两端各有一套油泵站系统,分别位于广东的南岭和海南林诗岛,其作用是实时检测海底电缆油流的流速、压力、温度并控制海缆中绝缘油的流量和压力。同时将油泵站内各设备状态及参数上传至远程中心。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出海缆当前运行状况,并了解油泵站内各设备情况,可根据各种情况做出快速响应,实现了海底油泵站无人值守。每个油泵站现有一套控制系统,对现场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同时根据设定参数控制现场执行机构,由于系统连续运行多年,系统故障率升高,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远程无法对油泵站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无法按照要求控制油泵站的运行,导致海底电缆由于正常充油而不能得到保护,增加海底电缆损坏的概率,同时影响输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信号的切换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海底电缆油泵站设备信号的切换系统,包括原控制柜,还包括新控制柜和切换柜,所述原控制柜和新控制柜分别都与所述切换柜连接,所述切换柜与现场设备连接;所述切换柜将从现场设备收到的信号同时传输至新控制柜和原控制柜,通过机械互锁方式在同一时刻仅允许新控制柜或原控制柜的输出指令传达到现场设备。
优选的,所述新控制柜实时监测原控制柜系统自身故障、网络通讯故障、现场设备故障,并通过逻辑判断触发新控制柜系统的切入时机。
优选的,所述新控制柜包括CPU、以太网卡、冗余模块、IO模块、交换机、冗余直流电源。
优选的,所述新控制柜的CPU中设有切换程序。
优选的,所述切换程序包括自动切换模式和手动切换模式。
优选的,所述自动切换模式的工作过程包括:
所述原控制柜具备对现场设备的优先控制权限,所述新控制柜实时监测现场设备运行,但不具备对现场设备的控制权限;
当所述原控制柜出现故障或异常时,将现场设备的控制权限由所述原控制柜切换到所述新控制柜,当所述原控制柜故障或异常排除,并连续正常运行一定时间后,自动将控制权限由所述新控制柜切换到所述原控制柜。
优选的,所述手动切换模式通过在所述切换柜上设置的切换开关实现,所述切换开关包括以下切换选择:仅原系统控制有效、根据程序自动切换新系统或原系统控制、仅新系统控制有效。
优选的,所述切换柜包括针对现场设备信号的转换元器件,所述转换元器件包括继电器、模拟量隔离栅和高速脉冲隔离栅。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用作数字量输入信号、数字量输出信号、模拟量输出信号的转换元器件,所述模拟量隔离栅用作模拟量输入信号的转换元器件,所述高速脉冲隔离栅用作高速计数器信号的转换元器件。
优选的,所述新控制柜实现原控制柜系统的指令发送和参数设定值的同步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管喷式混凝土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