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照明设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79580.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6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亿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2;F21V19/04;F21V23/06;F21V14/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庄伟彬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照明设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照明装置,包括灯源筒,在所述灯源筒内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与灯源筒内壁连接的灯源调量机构,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聚光机构,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灯具卡位孔,本发明可通过固定筒、旋转盘和导位柱,实现照明灯数量的自由增长,其实施时,一旦需要增加照明灯,只用驱动旋转盘带着灯具筒活动,此时灯具筒会带着导位柱沿导位槽活动,从而逐渐卡入灯具卡位孔内,当灯具筒侧壁的供电块接触到导电柱后,便实现了照明灯的数量增长,以使照明亮度不会由于使用时间较长从而出现亮度衰减的情况,且当照明灯安装好后还可通过调角柱调整照明灯的光源角度,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照明设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现代化建筑对电气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考虑以人为本,开发真正舒适度高、建筑质量高、节能环保的建筑。而合理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率将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其布置的照明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往往只是一个常规的LED灯具,但随着照明装置的使用,其照明的亮度随着时间的增长从而逐渐减小,尤其是在画室等对光照亮度要求较为严格的建筑内,一旦其亮度发生改变,则涂料颜色展示的效果便出现差异,此时人们采用的方式大多是选择更换一个新的照明装置,但其更换时操作较为繁琐复杂,且更换后不能保证照明时的发出的光源角度满足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照明设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照明装置的照明亮度随着时间的增长从而逐渐减小,一旦其亮度发生改变,其更换时操作较为繁琐复杂,且更换后不能保证照明时的发出的光源角度满足使用的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照明设计方法及装置,包括灯源筒,在所述灯源筒内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与灯源筒内壁连接的灯源调量机构,且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表面安装有聚光机构,在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灯具卡位孔;
所述灯源调量机构包括与灯源筒内壁连接且被转动器带动的旋转柱以及安装在固定板表面的固定筒,所述旋转柱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侧壁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远离旋转柱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若干组卡块组,在所述卡块组上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一侧表面安装有与旋转盘连接的升降柱,且所述承载块的另一侧表面转动连接有灯具筒,在所述灯具筒的内部安装有照明灯,且所述灯具筒的侧壁安装有导位柱,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开设有对导位柱进行限位且使照明灯逐渐降入灯具卡位孔内的导位槽,所述旋转盘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表面设有呈L型结构且与旋转柱远离灯源筒的一端连接的调角柱,所述调角柱的另一端设有与灯具筒连接且用于推动照明灯倾斜的角度调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灯具卡位孔的内侧壁安装有若干个引导罩,所述引导罩的内部安装有导电夹条,在所述导电夹条内连接有贯穿引导罩且呈工字型结构的导电柱,在所述导电夹条的侧壁设有与导电柱连接的复位弹柱,在所述灯具筒的侧壁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与导电柱连接且对照明灯进行供电的供电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块组由两个呈口字形结构的导位卡块组成,所述承载块呈U字型结构,所述升降柱包括安装在旋转盘侧壁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内连接有呈T字型结构的拉伸柱,所述拉伸柱的侧壁套接有端面与固定柱连接的升降弹簧,所述拉伸柱远离旋转盘的一端贯穿固定柱且与所述承载块直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柱的纵截面呈工字型结构,且在所述旋转柱的侧壁设有带动机构,所述带动机构包括套接在旋转柱侧壁的卡位套以及一端与卡位套连接的带动套,所述带动套远离卡位套的一端与旋转盘连接,所述旋转柱的侧壁与带动套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伸入槽,在所述伸入槽内设有端部与带动套连接的带动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亿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千亿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离膜支撑用无纺布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