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式消音废气排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79831.2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2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晏志清;梁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21;F01N3/022;F01N13/18;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28462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音 废气 装置 | ||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能有效降温以及能有效带走废气颗粒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成本低廉、可拆装和维护方便的湿式消音废气排舷装置。本发明包括废气进气管、网孔管、废气排气管以及进水管,所述废气进气管与所述网孔管相连通,所述网孔管设于所述废气排气管内,所述网孔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设于所述网孔管进气端上的过滤层以及设于所述网孔管排气端上的至少一个网孔板,若干个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网孔板之间,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废气排气管靠近所述网孔板排气端的内壁上,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本发明应用于船舶废气排放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废气排放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式消音废气排舷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柴油机排气温度很高,采用尾排时,一般排气管直接与船体连接会导致排气温度容易传导到船体上。特别是大功率柴油机,排气温度会高达400℃,使得尾封板温度也很高,容易产生热胀变形,给船舶带来了危害。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628242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船舷排气系统,该船舷排气系统包括组合件、消声器、防浪短管和排气箱,防浪短管的一端与排气箱连接,防浪短管上具有排船外阀,排船外阀为气动遥控阀,用于在发动机不工作时隔绝排气系统与外界海水接触。但是该船舷排气系统通过关闭控制阀防止舷外水进入排气管,结构复杂、响应慢;另外在船舶设计建造中,有时候舱内空间有限,难以安装常规的柴油机排气消音器设备,加装消声器体积较大,占用船内空间,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音效果好、能有效降温以及能有效带走废气颗粒并且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成本低廉、可拆装和维护方便的湿式消音废气排舷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废气进气管、网孔管、废气排气管以及进水管,所述废气进气管与所述网孔管相连通,所述网孔管设于所述废气排气管内,所述网孔管上设有若干个通孔、设于所述网孔管进气端上的过滤层以及设于所述网孔管排气端上的至少一个网孔板,若干个所述通孔设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网孔板之间,所述进水管设于所述废气排气管靠近所述网孔板排气端的内壁上,所述进水管的出水端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
由上述方案可见,废气经由所述网孔管上的所述过滤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废气从所述网孔板以及所述通孔中排出,所述网孔板以及所述通孔的设置,使得废气分散排出,不过于集中,降低废气排出速度,当废气与所述排水管排出的冷却水接触时,废气经被冷却水,大大减小废气的排出速度,废气空气振动频率小,使得噪音能够减弱,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同时冷却水还能降低废气温度;本发明结构取消传统消音器结构的安装,有效节省空间。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网孔管与所述废气进气管呈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网孔管与所述废气进气管构成废气管,所述废气管通过法兰和螺栓与所述废气排气管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废气管与所述废气排气管通过法兰和螺栓连接安装,为可拆装式安装,便于检修。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废气管呈圆筒状结构。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废气排气管的孔径比所述废气管的孔径大。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废气排气管的孔径比所述废气管的孔径大,所述法兰的设置,能有效防止舷外水进入所述废气管。
一个优选方案是,若干个所述排水孔沿废气流动方向呈并列排布。
由上述方案可见,并列排布的若干个所述排水孔,冷却水从若干个所述排水孔中排出,形成冷却水层,使得废气被多层冷却水层过滤和吸收。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过滤层包括两个设于所述网孔管内壁上的夹板以及设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的木屑填料层。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木屑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接触面积大,能对废气进行高效的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79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