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轻量化密钥交换算法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122.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冯继强;丁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极光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14;H04L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量化 密钥 交换 算法 即时 通信 加密 方法 | ||
1.一种采用轻量化密钥交换算法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通信双方建立通话前,通话方向服务器获取接收方的上传密钥信息,通过所述上传密钥信息协商出初级对称密钥;
S2:通话方使用初级对称密钥进行通信加密棘轮运算,所述通信加密棘轮运算包括:使用初级对称密钥进行一次KDF棘轮运算,获得一级对称密钥和初级通信密钥,再使用初级通信密钥进行一次KDF棘轮运算获得一级通信密钥和初级信息加密密钥;
S3:通话方使用所述初级信息加密密钥对信息加密后,连同通话方的密钥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S4:接收方接收后,通过通话方的密钥信息进行与步骤S1中相同的运算获得初级对称密钥,再同样进行通信加密棘轮运算,获得一级对称密钥和初级信息加密密钥,使用所述初级信息加密密钥进行解密获得信息,完成第一次通信;
S5:后续第N次通信,双方都各以(N-1)级对称密钥进行通信加密棘轮运算获得N级对称密钥和(N-1)级信息加密密钥,双方使用所述(N-1)级信息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信息,完成N次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钥信息包括通话方或接收方的DH公钥,通话方或接收方在收到信息后,先检测信息中是否包括对方的DH公钥,检测到含有对方的DH公钥,则结合自己的DH私钥进行DH密钥协商产生一个DH协商密钥,使用所述DH协商密钥在通信加密棘轮运算中作为所述KDF棘轮运算中的输入进行运算;
在第N次通信前,通话方根据DH协议生成新的DH公钥和DH私钥,采用该新的DH私钥和前一次接收到的接收方发来的DH公钥协商产生N次DH协商密钥,采用所述N次DH协商密钥代入步骤S5中的通信加密棘轮运算进行加密信息,接收方接收到第N次信息后,将信息中通话方发送的新的DH公钥与现有的DH私钥协商获得与通话方相同的N次DH协商密钥,采用所述N次DH协商密钥代入步骤S5中通信加密棘轮运算进行解密信息,完成第N次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密钥协商时采用椭圆曲线函数进行计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密钥协商的步骤为:
Q1:通信双方各自创建符合DH协议的公钥和私钥:
Q2:通信双方各出一个公钥,再用对方的公钥与自己的私钥组合为协商密钥。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密钥交换采用椭圆曲线函数进行计算具体为:通信双方共享一个椭圆曲线参数,所述椭圆曲线参数包括椭圆曲线E、素数P和基点G;
M1:通话方A生成随机整数a,计算公钥A=Gamod(P),接收方B生成随机整数b,计算公钥B=Gbmod(P);
M2:接收方B收到通话方A传递的公钥A,计算协商密钥Q=Abmod(P);
M3:通话方A收到接收方B传递的公钥B,计算协商密钥Q'=Bamod(P);
Q=Abmod(P)=(Gamod(P))bmod(P)=(Ga)bmod(P)=(Gbmod(P))amod(P)=Bamod(P)=Q',双方得到一致的协商密钥Q。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H公式中基点G的数值采用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时通信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协商初级对称密钥的步骤为:
F1:接收方B的上传密钥信息包括:身份认证公钥B、已签名预设公钥B、和一次性预设密钥B到服务器;
F2:通话方A向服务器请求获取接收方B的上传密钥信息,并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生成临时公钥A,通过临时公钥A和身份认证公钥A计算获得初级对称密钥SK,在发送消息时,将临时公钥A和身份认证公钥A一起发送给接收方B;
F3:接收方B将临时公钥A和身份认证公钥A结合自己的上传密钥信息,使用步骤F2中相同的计算方式获得初级对称密钥S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极光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极光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1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智能制造用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质隔热防火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