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防误接线的智能电表箱和安全解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206.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渊;李永腾;王骁;王灿;曹卓斌;孙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7C9/00;G07C1/20;G08B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接线 智能 电表箱 安全 解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表箱和智能电表箱的安全解锁方法。该智能电表箱包括箱框、微型电脑主板、NB‑IoT模组和加密狗,加密狗中存储有巡检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权限信息;所述微型电脑主板通过NB‑IoT模组实现与云服务器的信息中心通讯,所述信息中心存储了巡检人员的个人信息及权限信息。当巡检人员把加密狗插入微型电脑主板的USB接口中,微型电脑主板读取加密狗中的信息后,将加密狗信息发给云服务器的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将加密狗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信息相比对,若匹配到并有操作权限,会通过第三方短信平台将密码发送到手机中;巡检人员在箱门上的密码输入键盘中输入正确的密码,电子锁就会打开。本发明设置了权限认证和密码认证,以高效的方式保证电表箱的安全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箱,还涉及一种智能电表箱的安全解锁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9841935U公开了一种基于NB-IOT的智能电表箱,所述箱体的外表面固定有报警指示灯,箱体的内部固定有电表与NB-IOT模块,电表由控制模块、计量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时钟模块和存储模块构成。所述箱体的外侧设有报警指示灯,所述报警指示灯由控制器控制,箱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主控芯片,霍尔磁传感器与主控芯片相连,所述通信模块采用低功耗广域技术,箱体的内部所述NB-IOT模块与主控芯片的通讯接口连接。
又一中国发明专利CN108769220A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表箱环境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具体包括云端服务器,其通过TCP协议实现与电表箱监控模块的连接,实现数据通讯,该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对电表箱工作状态信息的存储。电表箱监控模块包含:主控模块,其用于将采集到的电表箱的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并实现对电表箱的操作;NB模块,其连接主控模块,用于通过运营商NB-iot网络服务将主控模块通过互联网连接到云端服务器。该专利还提出了一种智能电表箱环境监控系统的环境监控方法,电表箱监控模块中的传感器模块实时监测电表箱的工作状态,主控模块将电表箱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NB模块提供的窄带物联网NB-IoT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客户端通过云端服务器实现对电表箱的操作,所述的操作包含:电表箱的安装,电表箱开锁授权,电表箱的查询和维护。客户端连接电表箱监控模块,主控模块将设备编码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主控模块的设备编码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将开锁授权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云端服务器将开锁授权信息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将开锁授权信息发送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将客户端发送的开锁授权信息与云端服务器的预设开锁授权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授权合法则打开电表箱门。
基于上述现有关于电表箱的专利,均采用了低功耗的NB-IOT技术,第一个发明专利公开了安全报警装置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但未公开采用较安全的上锁措施,给某些不法分子留出了强拆电表箱和盗电的机会。第二个发明专利通过借助开锁授权信息进行有效地设置安全保障,但实现步骤过多,而且所述客户端需要一台实体设备,这使巡检人员携带非常不方便,此外该专利没有公开用来开锁的客户端的权限限制,这有可能导致其他未经允许的客户端也能开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误接线的智能电表箱,克服现有技术中未对巡检人员的电表箱解锁进行权限管理的缺陷。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误接线的智能电表箱的安全解锁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开锁授权实现步骤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宁海县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