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单端行波法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0299.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兴;李成志;万勇;王露;李振华;徐艳春;翁汉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1 | 分类号: | G01R31/11;G01R31/08;G06F17/14;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行波 不对称 输电 线路 故障 定位 方法 | ||
基于单端行波法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不考虑线路的对称性,均直接输出线路阻抗参数;在wedpohl相模变换的基础上,计算适应矩阵,进而计算改进wedpohl变换矩阵,实现线路参数的解耦;选用Haar小波基,对解耦后线模电流行波进行小波变换;比较背侧线路长度与被测线路长度的关系;由单端法测量波头、反射波到达时刻,分析线路背侧、对侧、故障点不同反射波;并根据长度关系,选用不同故障测距算法。本发明方法解决了不对称线路的解耦,故障定位无需考虑波速修正问题与同步问题,测距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高精度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单端行波法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不换位输电线路。线路参数的不对称使得线路故障定位精度依旧很低。高精度故障定位是提高电力系统运维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不对称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仍具有重要意义。行波测距是输电线路精确故障定位的主流,但行波故障定位的波速不确定、同步性要求高等问题,影响行波故障定位精度,背侧线路反射干扰也是急需要解决的难题。
对称分量法应用于参数不对称的输电线路,存在不能够完全解耦问题。对此,一些学者提出对Clarke变换矩阵、Karrenbauer变换矩阵进行改进;但这些方法运算量大,不够简洁。行波测距主要包括单端法(高洪雨,陈青,徐丙垠,等.输电线路单端行波故障测距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05):121-127)和双端法(李泽文,曾祥君,徐晓蔷,等.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15):40-43)。单端法不需要同步,但行波有限信息较少;双端法简单,但需要双端高精度同步;同时这两类方法一般都需要波速修正或者波速参与计算,波速的不确定性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降低行波定位对于波速和同步的依赖,本发明针对超高压不对称输电线路,着重考虑不对称线路的解耦,以及行波故障定位的波速不确定、高同步性困难、背侧线路反射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端行波法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单端行波法的不对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不考虑线路的对称性,均直接输出线路阻抗参数;
步骤2:在wedpohl相模变换的基础上,计算适应矩阵M,进而计算改进wedpohl变换矩阵S,实现线路参数的解耦;
步骤3:选用Haar小波基,对解耦后线模电流行波进行小波变换;
步骤4:比较背侧线路长度与被测线路长度的关系;
步骤5:由单端法测量波头、反射波到达时刻,分析线路背侧、对侧、故障点不同反射波;并根据长度关系,选用不同故障测距算法。
所述步骤1中,按照三相输电系统,输入输电线路参数阻抗矩阵Z,无论对称线路还是不对称线路均适用,设输电线路参数阻抗矩阵为
所述步骤2中,设计改进wedpohl变换矩阵S,S=NM,其中,N为wedpohl变换矩阵,M为适应矩阵,
这里Z′=N-1ZN, (1)
令为特征值。
所述步骤3中,选取故障时刻1ms数据窗,选用Haar小波基,对解耦后线模电流行波进行小波变换,
所述步骤4中,背侧线路长度大于被测线路长度的测距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向连通的心电波形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