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444.0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明;谭晓红;朱姝颖;徐义全;张宏伟;黄鹤;陈一丁;舒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00 | 分类号: | A61G10/00;A61G7/05;B25J21/02;A61M16/00;A61M16/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任君 |
地址: | 61004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呼吸道 传染病 操作 防护 头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包括封闭的罩体、设置于所述罩体的操作孔、用于通过患者头部的适配口、以及用于连接呼吸回路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罩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腔,所述操作孔内设置有用于隔离操作孔与所述内部空腔的柔性隔离部,操作孔用于通过使用者的手,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本防护头罩,设计新颖,使用简单,隔离更高效,可以让医护人员在完全隔离了患者呼吸道的罩体外灵活地完成气道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尤其适用于经呼吸道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气管插管防护,以及该类患者实施有创或无创呼吸支持时的局部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
背景技术
经呼吸道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极大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在对该类患者实施救治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直接暴露和密切接触,都会显著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
目前,医护人员主要采取的是主动防护措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例如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防护服或隔离衣等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可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然而,在临床中,最大的病原体源于患者本身,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未对患者本身进行有效地隔离,当医护人员对该类患者实施如气管插管、吸痰护理、无创呼吸机支持、口腔护理、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操作时,患者因为咳嗽、说话、呼吸等原因,其呼出气以飞沫、呼吸道微粒、气溶胶等形式,可喷溅到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具或周围器物上,不仅会降低防护用具的有效使用时限,需要频繁更换防护用具,而且会对病房及器物造成污染,增加接触传染的风险,尤其是在疫情爆发时期,各类防护物资匮乏、隔离病房不足的情况下,无疑将增加救治成本及交叉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设计新颖,使用简单,隔离更高效,可以让医护人员在完全隔离了患者呼吸道的罩体外灵活地完成气道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尤其适用于经呼吸道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气管插管防护,以及该类患者实施有创或无创呼吸支持时的局部隔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气道操作防护头罩,包括封闭的罩体、设置于所述罩体的操作孔、用于通过患者头部的适配口、以及用于连接呼吸回路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罩体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患者头部的内部空腔,所述操作孔内设置有用于隔离操作孔与所述内部空腔的柔性隔离部,操作孔用于通过使用者的手,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内部空腔相连通。在实际使用时,患者的头部可以通过适配口放入罩体的内部空腔中,罩体内的内部空腔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可以利用第一连接头与呼吸回路相连通,以便供患者呼吸,在进行气管插管、吸痰、口腔护理等高风险操作时,医护人员的手可以通过操作孔延伸进罩体内,并利用柔性隔离部实现手与内部空腔的隔离,而医护人员的手可以隔着柔性隔离部进行所有的操作,整个操作过程可以保持患者头部与外界的隔离,患者因为咳嗽、说话、呼吸等原因呼出的飞沫、呼吸道微粒、气溶胶等,不会喷溅到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具上,也不会对病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且不会妨碍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吸痰、口腔护理等操作,尤其适用于经呼吸道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气管插管防护,以及该类患者实施有创或无创呼吸支持时的局部隔离。
优选的,所述柔性隔离部为设置于内部空腔内的隔离袋,所述隔离袋的开口与所述操作孔相连;
或,所述柔性隔离部为设置于内部空腔内的隔离手套,所述隔离手套的开口与所述操作孔相连。所述隔离袋可以采用柱状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柔性隔离部既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又不影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为便于双手操作,进一步的,包括两个所述操作孔,所述两个操作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罩体的两侧,分别用于通过左手和右手。以便医护人员进行双手操作,使用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肿瘤医院,未经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