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644.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51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猛;杨亚杰;王振兵;苏方远;耿文俊;戴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电池 组装 方法 | ||
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组装锂离子扣式电池效率低、组装的锂离子扣式电池易短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先将正极壳、正极片、隔膜和电解液组装完成,形成组合体三,然后静置,在静置过程中进行组合体六的组装,最后将组合体六使用镊子扣到组合体三中,然后进行封装,组装成为扣电。本发明一方面确保隔膜将正极片充分覆盖,避免发生错位,降低发生短路的风险,另一方面利用正极壳较大的体积空间储存电解液,确保了电极片充分浸润。而将扣电分成两个独立组合体的预组装,再进行组合体的复合,组装扣式电池的过程快捷方便,制得的扣式电池短路比例少,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扣式电池由于体积小、成本低和组装简单方便的优点,被广泛用作电池材料。锂离子扣式电池的性能和组装流程有较大的关系,如果控制不到位,很容易导致电池短路失效。
已公开的文献“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充放电测量和数据分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7(2)”公开了一种扣电的组装方法,该方法是按照负极壳|金属锂片|隔膜|电解液|正极片|垫片|弹簧片|正极壳顺序进行组装,目前不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扣式电池组装方式基本和上述文献报道类似,或者是按照相反的顺序。但是上述方法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对金属锂片平整度进行处理,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同时对于操作者水平要求较高,如果提前在锂片滴加电解液,会造成隔膜和金属锂片之间发生粘连,不易调整,所以需要确保隔膜一次性放到位,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降低组装效率,而且增加了短路风险。此外由于负极壳体积较小,后续极片、垫片、弹簧片和正极壳的加入会对电解液形成挤压,导致电解液外溢,污染扣电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组装锂离子扣式电池效率低、组装的锂离子扣式电池易短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短路风险,改善扣电性能的一致性。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锂离子扣式电池的组装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锂离子扣式电池正极的制备:
S11、将正极壳摆放在平面上,将正极片居中放置于正极壳内,制得组合体一;
S12、将隔膜放入步骤S11制得的组合体一中,制得组合体二;
S13、将电解液加入步骤S12制得的组合体二中,静置1~10分钟,电解液充分浸润隔膜,制得组合体三留待后步使用;
S2、锂离子扣式电池负极的制备:
S21、将负极壳放置在平台面上;
S22、将垫圈居中放置于负极壳内,制得组合体四;
S23、将垫片居中放置于组合体四中垫圈的上方,制得组合体五;
S24、将负极片放置于组合体五中垫片上,制得组合体六留待后步使用;
S3、锂离子扣式电池组装:
S31、夹取步骤S24制备的组合体六倒置于步骤S13制得组合体三中,制得组合体七;
S32、将步骤S31制得的组合体七封口,制得锂离子扣式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锂离子扣式电池正极的制备与步骤S2锂离子扣式电池负极的制备独立进行。
进一步地,在步骤S13中电解液静置的过程中进行步骤S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1中正极片的材质为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富锂锰、石墨、硬碳、软炭、中间相碳微球、钛酸锂、电容炭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