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0694.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0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蔡奇;黄宗兴;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9/12 | 分类号: | H10K59/12;G02F1/1333;G02F1/1335;H10K59/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贾莹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缩小显示屏的刘海区,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该显示屏具有显示区,该显示屏包括设置于显示区的感光单元和多个亚像素。其中,亚像素具有有效显示区,感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控制电路。此外,感光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晶体管和与开关晶体管相耦接的光敏元件,而感光控制电路位于相邻两个亚像素的有效显示区之间。基于此,光敏元件用于对入射至显示屏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并生成电信号。感光控制电路用于在开关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输出所述电信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显示屏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在显示屏的应用过程中,光线的强弱会对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时,会感到显示屏的亮度太强,容易引起疲劳,而在阳光比较充足的户外时,显示屏的亮度又太低,造成看不清楚屏幕。所以,需要显示屏的亮度可以随着光线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需要在显示屏内设置感光单元。而目前感光单元通常设置在显示屏的刘海区,从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用于缩小显示屏的刘海区,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该显示屏具有显示区,该显示屏包括设置于显示区的感光单元和多个亚像素。其中,亚像素具有有效显示区,感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感光控制电路。此外,感光控制电路包括开关晶体管和与开关晶体管相耦接的光敏元件,而感光控制电路位于相邻两个亚像素的有效显示区之间。基于此,光敏元件用于对入射至显示屏的光线进行光电转换,并生成电信号。感光控制电路用于在开关晶体管处于导通状态时,输出所述电信号。从而根据获取的电信号对显示屏的亮度进行调节,实现根据光线的亮度调节设备亮度的功能。同时,相比与将光线传感器设置于刘海区的方式,由于该感光单元中的各个感光控制电路设置于亚像素的有效显示区内,可以增大显示屏内用于布局亚像素的区域的面积,从而能够缩小或者去除显示屏的刘海区,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可选的,该显示屏还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像素界定层、多个发光器件和第二衬底基板。其中,像素界定层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上,且包括多个像素分隔墙。此外,多个像素分隔墙横纵交叉围设成多个开口,一个发光器件位于一个开口内。而第二衬底基板设置于发光器件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基于此,感光控制电路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分隔墙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感光控制电路对像素光路的干扰。
可选的,感光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靠近发光器件的一侧表面上,基于此,可以与第一衬底基板相同,采用mask工艺制作感光控制电路,方便生产,简化生产过程中的工位变更及设备变更。同时也可以方便使感光控制电路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分隔墙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感光控制电路对像素光路的干扰。
可选的,感光控制电路设置于像素界定层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可以方便使感光控制电路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像素分隔墙在第一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感光控制电路对像素光路的干扰。
可选的,该显示屏还包括第一衬底基板、第二衬底基板、液晶层和黑矩阵,其中,液晶层设置于第一衬底基板和第二衬底基板之间。黑矩阵位于第二衬底基板靠近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基于此,感光控制电路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在第二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感光控制电路对像素光路的干扰。
可选的,感光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二衬底基板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如此一来,可以与第二衬底基板相同,采用mask工艺制作感光控制电路,方便生产,简化生产过程中的工位变更及设备变更。同时也可以方便使感光控制电路位于相邻两个亚像素的有效显示区之间,从而避免感光控制电路对像素光路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6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