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764.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宗衡 |
主分类号: | F17C13/02 | 分类号: | F17C13/02;F17C13/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气 并联 热源 机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服务器监控模块和Python绘图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报警器、信息存储模块和执行模块电性相连,所述Python绘图模块的输出端和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服务器监控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所述Python绘图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数据变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温控模块、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执行模块通过导线电连接有检查模块,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包括查询模块、对比分析模块和历史曲线模块。该新型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集中存储在站内的存储罐中,天然气站按区域均匀分布,其输送出去的天然气的温度是已知的,并且温度是通过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恒温控制。现有的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现有的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不能将温度监测数据进行绘制成温度变化曲线图,便于直观的看出天然气温度的增减变化趋势,方便调整;2、现有的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自动恒温效果不明显,智能化程度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服务器监控模块和Python绘图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报警器、信息存储模块和执行模块电性相连,所述Python绘图模块的输出端和单片机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服务器监控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导线相连,所述Python绘图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数据变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温控模块、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所述执行模块通过导线电连接有检查模块,所述信息存储模块包括查询模块、对比分析模块和历史曲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存储模块通过4G网络连接无线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器监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显示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变送模块与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模块、加热模块和制冷模块分别对应设置在温度控制器、陶瓷加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内,且温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陶瓷加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检查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有数字显示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陶瓷加热器和半导体制冷器安装在天然气存储罐内,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位于天然气存储罐内,利用温度传感器便于随时检测内部的温度信息,并且通过数据变送模块进行记录、分析和变送到Python绘图模块内进行绘制成温度变化曲线图,便于直观的看出天然气温度的增减变化趋势,并且通过服务器监控模块分析成数据利用显示器进行显示,便于查看。
2.利用单片机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当超过设定值时,报警器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醒管理人员,当温度较低时,温控模块自动控制加热模块对应的陶瓷加热器进行加热,提高天然气温度,当温度较高时,温控模块自动控制制冷模块对应的半导体制冷器进行制冷,降低天然气的温度,从而实现电并联的冷热源天然气的输送。
3.通过查询模块便于查找信息存储模块内存储的大量温度信息数据,实用性强,效果显著,该新型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功能多样,操作简单,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天然气与电并联的冷热源机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宗衡,未经何宗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