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净化消毒液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825.9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起;吴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47/44;A61P31/04;A61P31/10;A61P31/12;A61P31/16;A61P17/00;A61P17/16;A61P29/00;A61P39/02;A01N65/36;A01P1/00;A01P3/00;A61K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朱晓凯 |
地址: | 2131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净化 消毒液 | ||
本发明属于日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净化消毒液,该消毒液采用纯植物提取物以及植物精油配制而成,所述植物提取物为:黄柏提取物、山葵提取物、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蓝桉叶提取物、乳香提取物、佛手瓜果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艾草提取物、柠檬提取物,红背酸藤提取物,植物精油为:蓝柏木油、玫瑰草精油、薄荷油。将多种原料混合搭配,科学组方,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得到的消毒液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且无刺激,无腐蚀,对人体有较好的亲和性且附有保湿润肤等功效,同时具有清热解毒、瘟疫预防,净化室内空气,对微生物的产生和环境中有害成分具有有效的中和净化清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净化消毒液。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工业废气、废料产生大量的污染源,导致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病毒的传播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目前,以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水平传播的传染性病毒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和发疾病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关注。
面对水平传播性病毒,消毒是切断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采用消毒剂消毒为市场主流做法。目前消毒剂种类繁多,但基本为含有化学成分的制剂,对人的身体健康同样有危害。
以天然植物用于消毒灭菌,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甚至更遥远的应用历史。如古人用艾条、菖蒲驱除瘟疫,紫苏、樟脑祛秽杀虫等。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现代科学的认识水平,通常把中草药含有的成份分为有效成份和无效成份两大类。所谓无效成份是相对有效成份而言,或者是到目前还没发现它具有显著生物活性,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类等。所谓有效成份即被证明具有治疗效用或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为此,利用纯天然植物来取代化学防疫杀菌制品成为主要研发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天然的植物净化消毒液,特别是对一些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病菌具有较好的防疫、杀菌作用。同时具有清热解毒、保湿活肤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净化消毒液,该消毒液由溶剂、植物精油和植物提取物组成,其中,溶剂由纯净水、氢化蓖麻油和乙醇组成;植物精油为:玫瑰草精油,薄荷油和蓝柏木油;植物提取物为:黄柏提取物、山葵提取物、乳香提取物、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蓝桉叶提取物、佛手瓜果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艾草提取物、柠檬提取物、红背酸藤提取物。
消毒液的组分和重量份数如下,纯净水72-80份、氢化蓖麻油8-12份、乙醇3-8份,黄柏提取物0.8-1.5份、山葵提取物1-3份、蓝柏木油0.3-0.8份、互生叶白千层提取物0.3-0.8份、玫瑰草精油0.3-0.5份、薄荷油0.3-0.5份、蓝桉叶提取物0.2-0.8份、乳香提取物0.3-0.5份、佛手瓜果提取物0.3-0.5份、丁香提取物0.3-0.5份、艾草提取物0.5-1份、柠檬提取物0.3-0.5份、红背酸藤提取物0.5-1份。
为了保证净化消毒效果的同时减少或避免对人体或神经系统产生影响,所述植物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5-9%。
所述玫瑰草精油、薄荷油和乳香提取物按质量比1-1.2:1:1配比,这样在消毒防护的同时还使产品具有了一定的保湿活肤的作用。
氢化蓖麻油为PEG-60氢化蓖麻油,其在自然界中易分解,不会有残留,而且是一种常用的高效增溶剂,能将香精、精油等油性物质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形成稳定、透明的溶液。
所述植物提取物的提取过程如下:
(1)、按照质量份数将黄柏、山葵、乳香、互生叶白千层、蓝桉叶、佛手瓜果、丁香、艾草、柠檬和红背酸藤混合均匀,粉碎;
(2)、将上述粉碎后的混合物浸泡在80℃热水中5小时,过滤,得到萃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