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硬防雾镜片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855.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周大林;陈代对;黄立清;陈晓伟;危和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G02B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硬防雾 镜片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镜片加工领域,提供了一种加硬防雾镜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洁镜片,将清洁后的镜片进行烘干;S2,将镜片浸泡入硬化溶液池中,对浸泡后的镜片进行烘干,在镜片表面形成硬化涂层;S3,用低温等离子机表面处理机对镜片进行预处理;S4,采用喷洒、涂抹或者滴涂方法使镜片内侧上完整覆盖防雾化亲水涂料;S5,采用热风干燥,在镜片内侧形成防雾化涂层。本发明采用先加硬后防雾化的工艺处理顺序,对加硬处理后的镜片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且应用特定的化学方法,提升了防雾涂层和硬化涂层的结合能力。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加硬和防雾化的结合,而且提升了镜片的亲水性和透明性,从而保证了镜片的透明度和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片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硬防雾镜片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镜片在有温差的环境里特别容易产生结雾,镜片起雾是指在温差环境中空气中的水蒸汽达到饱和状态,在镜片表面凝结形成微小的液滴形成雾气,这些液滴一方面对光线进行折射和散射,改变了镜片表面的光学性质,影响了透光性,造成镜片的不透明现象,极大地影响了镜片的使用。
目前,现有技术较难实现在加硬层上涂覆防雾涂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硬防雾镜片的制备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硬防雾镜片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洁镜片,将清洁后的镜片进行烘干;
S2,将镜片浸泡入硬化溶液池中,对浸泡后的镜片进行烘干,在镜片表面形成硬化涂层;
S3,用低温等离子机表面处理机对镜片进行预处理;
S4,采用喷洒、涂抹或者滴涂方法使镜片内侧上完整覆盖防雾化亲水涂料;
S5,采用热风干燥,在镜片内侧形成防雾化涂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4中的防雾化亲水涂料为高吸水率透光高聚物制成的涂层,且高吸水率透光高聚物为支化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卡波姆、亲水二氧化硅和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3中的低温等离子表面处理电压为80~180V,处理时间为10~50s。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2中的硬化涂层为含有硬度功能团(如二氧化硅)的聚合物,通过甲醇的稀释,固含量在10~19%之间,厚度为2.5~3um。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通过温度调控的固化炉对步骤S2中的镜片隔离烘烤2~3h,温度为70~85℃。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防雾化涂层对纯水接触角小于8°。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1中的清洁为超声波清洁。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步骤S5中的热风干燥温度为20~200℃,干燥时间为3~1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先加硬后防雾化的工艺处理顺序,对加硬处理后的镜片进行等离子表面处理且应用特定的化学方法,提升了防雾涂层和硬化涂层的结合能力。本发明在镜片基材表面涂覆有一层硬化涂层,且在位于镜片内侧的硬化涂层表面涂覆有防雾化涂层。本发明不仅实现了加硬和防雾化的结合,而且提升了镜片的亲水性和透明性,从而保证了镜片的透明度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教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电缆沟安全防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