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片染色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0908.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6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庆;李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1 | 分类号: | G01N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片 染色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片染色机,包括ㄈ型机架、X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移液机构、注射机构、上料机构、离心机构、染色机构以及操控装置;Y轴滑移机构设置在ㄈ型机架上部,X轴滑移机构与Y轴滑移机构滑动连接;移液机构设置在X轴滑移机构左侧,且与X轴滑移机构滑动连接;注射机构设置在X轴滑移机构右侧;上料机构设置在ㄈ型机架竖直部,且与移液机构和注射机构相连通;ㄈ型机架的底部设为工作平台,离心机构、染色机构和操控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本发明的移液机构和注射机构能准确的运动到所需工位上,注射液体和标本转移均通过机械化来完成,节约人工成本,实现自动化制片,制片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基细胞制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片染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经常通过观察人体各个组织的细胞制片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病变。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病理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细胞病理学标本制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液基细胞制片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样、离心、涂片和染色,标本转移以及注射制片所需的液体还需要通过人工来完成,无法实现自动化,制片效率低;基于此,本发明而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片染色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片染色机,包括:ㄈ型机架、X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移液机构、注射机构、与移液机构和注射机构相配合的上料机构、离心机构、染色机构以及操控装置;所述Y轴滑移机构设置在ㄈ型机架上部,所述X轴滑移机构与所述Y轴滑移机构滑动连接,能沿着Y轴滑移机构的Y轴方向左右滑动;所述移液机构设置在所述X轴滑移机构的左侧,且与X轴滑移机构滑动连接,能沿着X轴滑移机构的X轴方向前后滑动;所述注射机构设置在X轴滑移机构的右侧;所述上料机构设置在ㄈ型机架竖直部,且与移液机构和注射机构相连通;所述ㄈ型机架的底部设为工作平台,所述离心机构、染色机构和操控装置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操控装置分别与X轴滑移机构、Y轴滑移机构、移液机构、注射机构、上料机构和离心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设备的运行。
优选地,所述离心机构包括壳体、动力机构、旋转机构及若干个离心管架;所述壳体包括可分离的顶盖和底框,所述顶盖安放于所述底框的上方,所述底框内设有离心腔;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工作平台的下方,且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依次向上穿出工作平台和底框并安放于所述离心腔内;若干个所述离心管架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机构的顶部,每个所述离心管架均匀设有若干个管孔,每个管孔内安放有离心管;所述动力机构于所述旋转机构一侧安装于工作平台的下方,且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
所述离心机构还包括废料桶和废液槽;所述废料桶和废液槽于所述壳体与染色机构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工作平台上,所述废料桶用于回收离心管,所述废液槽用于回收离心废液。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由支承座、旋转支架及压板所组成;所述支承座可绕自身轴心转动安装于工作平台的下方,且所述支承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动力机构,所述支承座的顶部依次向上穿出工作平台和底框并安放于所述离心腔内;所述旋转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承座的顶部,且所述旋转支架上均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离心管架数量相匹配的安装仓,每个所述安装仓内可转动安装有所述离心管架;所述压板于所述离心管架上方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且所述压板对应每个所述安装仓的位置设有凸指,每个所述安装仓内的离心管架对应所述凸指的位置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有编码器的伺服电机、传动齿轮、同步带及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承座的底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旋转齿轮的一侧;所述传动齿轮固定安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同步带设置在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旋转齿轮上;
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两个紧定装置;两个所述紧定装置分别于所述同步带的两侧安装于所述底框的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同步带的松紧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0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混合粉末配比实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线挂号界面的加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