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桶洗衣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011.7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赖毅俊;张强;熊瑞;卢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1/00 | 分类号: | D06F31/00;D06F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宝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3 | 代理人: | 孙中勤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 ||
本发明的多桶洗衣机,通过连接框架将上、下设置的第二衣物处理桶、第一衣物处理桶固定连接,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下部通过多个减震器支撑在支撑框架上,多个减震器相对水平面形成不同的支撑角度;第二放物处理桶的上部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通过上述设置优化了多桶洗衣机对整机振动的处理效果,洗涤桶之间采用刚性连接结构进行整合连接,降低了多桶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保证多桶洗衣机工作状况下多桶间振动一致,可集中处理振动能量,使振动的传递更加平稳,多个减震器采用不同的支撑角度,其减震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桶洗衣机。
背景技术
纵观洗衣机的发展历程,多桶洗衣机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多桶洗衣机对结构、外观、系统等要求相较于普通洗衣机具有更高的标准。
现有滚筒洗衣机的底部减震器安装形式多为将减震器倾斜一定角度后,两端分别连接于洗衣机框架和滚筒外桶。而多桶洗衣机具有整机重量大、结构复杂、整机振动不确定性等特点,现有的洗衣机减震系统已不能满足多桶洗衣机的要求。如何设计有效的减震系统已然成为当前多桶洗衣机发展的瓶颈。
中国专利文献CN106637816A提出复式减震器,即在原有的单根减震器上另外嫁接安装一根减震器,形成组合式阻尼减震系统。但由于该减震系统针对固有产品的结构布局所设计,运用空间有限,且难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多桶洗衣机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桶洗衣机,至少解决以下技术问题之一:多桶洗衣机中洗涤桶之间振动不一致;多桶洗衣机运行过程中振动能量分散难处理;多桶洗衣机减震器减震效果差;多桶洗衣机结构空间较小,减震器布局困难;多桶洗衣机工况下振动难以过渡。
具体地:一种多桶洗衣机,所述多桶洗衣机包括第一衣物处理桶、第二衣物处理桶、连接框架、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第二衣物处理桶位于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上方,第一衣物处理桶与第二衣物处理桶通过连接框架固定在一起;第二衣物处理桶的上部通过多个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支撑框架上;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下部通过多个减震器支撑在支撑框架上,多个减震器中的部分或全部减震器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同,从而对第一衣物处理桶实现不同角度的支撑。
优选地,多个减震器包括多个第一减震器和多个第三减震器;多个第一减震器,其左右对称的支撑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两侧;和/或,多个第三减震器,其左右对称的支撑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两侧。
优选地,多个减震器还包括第二减震器,第一衣物处理桶通过第二减震器支撑在支撑框架上;第二减震器仅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一侧。
优选地,第二减震器与水平面形成一夹角,其角度范围为85-95度。
优选地,第一减震器相对于水平面角度为α,第三减震器相对于水平面角度为β,第二减震器相对于水平面角度为γ,其中,α=β>γ或α=β<γ。
优选地,第一减震器相对于水平面角度为α,第三减震器相对于水平面角度为β;第一减震器支撑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前部,第三减震器支撑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的后部;第一、第二衣物处理桶和连接框架构成的桶组件的重心靠近桶组件的前部,α<β;或者,第一、第二衣物处理桶和连接框架构成的桶组件的重心靠近桶组件的后部,αβ;或者,第一、第二衣物处理桶和连接框架构成的桶组件的重心在桶组件的中间,α=β。
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和/或第三减震器通过支撑台支撑在底部框架上。
优选地,通过连接框架固定在一起的第一衣物处理桶和第二衣物处理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用于容纳第三衣物处理桶,第三衣物处理桶支撑在支撑框架上。
优选地,第一衣物处理桶上部与支撑框架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弹性件,其左右对称的设置在第一衣物处理桶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0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