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式冷凝器换热板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172.6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俐俊;苑昭阔;戴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诚节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F28F9/24;F28F3/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冷凝器 换热板片 | ||
一种板式冷凝器换热板片,它是由两块板片焊接边缘形成的,其边缘焊接有连接换热片内腔的进口与出口,在板片上设置了若干条折流线,以此形成循环折流流道。在流道区域则设置了圆形与椭圆形凸点,进行扰流,增强换热,圆形凸点既起到了增强流道抗压能力,又起到了扰流作用,椭圆凸点改善了介质流道动力学性能;它由两种方法制作而成:一是先通过辊压成型,再将板片的凸点处进行电阻焊接;二是先将叠放的两块板片进行定点焊接,再通过吹胀的方式成型。本发明的圆形与椭圆形凸点既增强了换热,又增加了板片的机械强度;该板式冷凝换热器板片结构紧凑,易于组装,耐高温高压,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效换热节能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板式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板片。
背景技术
目前气液相变换热器常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其中相变介质走管内,另一介质走翅片侧,相变介质与另一介质之间采用错流换热,但这种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效果欠佳,造成管内介质不能完全相变,浪费大量的能量;另一方面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能力差,需要消耗大量的管材,机械密封性差,翅片侧易积灰,同时翅片容易脱落造成接触热阻增加,导致换热器换热能力大幅度降低,使用寿命降低。
现有技术中,对相变板式换热器的报道较少,而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传热效率高等特点,但是传统板式换热器虽然结构紧凑,但是流道复杂,介质两侧流动阻力较大,同时传统板式换热器需要橡胶圈密封,不适用于高温蒸汽换热,同时蒸汽发生相变会造成体积大幅降低,而传统板式在流道截面积上没有变化,造成相变后流体流速达不到湍流,换热效果降低。其他换热板片在换热表面凸点基本为圆形,但圆形结构最大的缺点是动力学流道缺陷,容易产生换热死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动力学流动较好的板式冷凝器换热板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式冷凝器换热板片,其边缘焊接有连接换热片内腔的进口与出口,其特点是:在板片上设置了若干条折流线,以此形成流道,且随着冷凝过程深入,流道通流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换热板片流道区域设置有用于扰流及增强换热的多个圆形与椭圆形凸点,它由两种方法制作而成:一是先通过辊压成型,再将板片的凸点处进行电阻焊接;二是先将叠放的两块板片进行定点焊接,再通过吹胀的方式成型,其中椭圆长短轴比例范围为1:1—0.6:0.4,圆形凸点直径为1mm-5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板片上设置了若干条折流线,以此形成流道,且随着相变介质冷凝,体积大大减少,流道通流面积逐渐减小,克服了传热过程因介质冷凝相变由气态变为液态导致体积减少会使流速下降,从而影响换热的问题。在流道区域则设置了圆形与椭圆形凸点,进行扰流,增强换热,圆形与椭圆形凸点既增强了换热,又增加了板片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口;2、出口;3、折流线;4、圆形与椭圆形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板式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板片,是由两块板片焊接边缘形成的,其边缘上焊接有连接板片换热通道的进口1与出口2,在板片上设置了若干条折流线3,以此形成流道,冷凝介质从流道的进口1进入,随着冷凝过程的深入,冷凝介质由气态向液态转变,体积减少,折流线3使流道通流面积逐渐减小,克服了传热过程因介质冷凝相变由气态变为液态导致体积减少会使流速下降,从而影响换热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诚节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诚节能环保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环境损害范围的鉴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槐芩软膏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