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1356.2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滕娟;夏宇;邓虎成;陈文玲;王园园;解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妮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交汇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测井解释系列的选择
选取已有钻井资料的井,对其测井、录井和岩性进行研究分析,选择GR、SP、DEN、AC、RILD测井曲线中的任意两条曲线在SPSS中进行聚类分析,选择出岩性识别度高的测井曲线,后续步骤基于选择出的测井曲线进行处理;
S02.测井数据归一化处理
确定标准井及标准层,标准层和标准井的选择原则根据中石油测井数据标准化中标准井和标准层的选择原则确定;
以选取的标准井的标准层为基准,采用峰值法对研究区所有井的测井曲线进行校正,计算得到标准井和待测井测井曲线的差值,直至完成工区剩余井的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S03.利用两步岩性识别法精细识别岩性
通过SPSS软件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将岩性划分为三大类,包括碳酸盐岩类、砂岩类和泥岩类;
完成岩性大类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Fisher判别模型将每一大类中的岩性继续划分为小类;
S04.确定岩性分界线及岩性类型
通过对不同岩性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频率进行对比,确定岩性分界线、岩石类型;
S05.判断识别岩性
根据划分的岩性分界线,输入根据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得到的校正值,完成岩性判定的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03中,碳酸盐岩类的DEN值大于2.6g/cm3,砂岩类和泥岩类的DEN值幅值小于2.6g/cm3,且砂岩类的GR幅值小于62API,泥岩类的GR幅值大于62API,将DEN幅值2.6g/cm3和GR幅值62API作为判识研究区三大类岩性的分界值。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03中,砂岩类包括砂岩、灰质砂岩和泥质砂岩,灰质砂岩的GR幅值小于44API,砂岩为44-56API,而泥质砂岩大于56API,将GR幅值为44API和56API作为砂岩、灰质砂岩和泥质砂岩的分界值。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泥岩类包括泥岩、灰质泥岩、砂质泥岩和油页岩,灰质泥岩的DEN幅值大于2.4g/cm3,砂质泥岩为2.28-2.4g/cm3,而泥岩小于2.28g/cm3,将DEN幅值为2.28g/cm3和2.4g/cm3作为灰质泥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的分界值。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酸盐岩类包括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和砂质灰岩,灰岩和白云岩的DEN幅值均大于2.6g/cm3,当GR幅值大于32API为白云岩,小于32API为灰岩,杂质灰岩DEN幅值小于2.6g/cm3,将DEN幅值2.6g/cm3作为碳酸盐岩和杂质灰岩的分界值,GR幅值32API作为灰岩和白云岩的分界值。
6.一种基于交汇图法识别岩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测井数据曲线判别模块,选取已有钻井资料的井,对其测井、录井和岩性进行研究分析,选择GR、SP、DEN、AC、RILD测井曲线中的任意两条曲线在SPSS中进行聚类分析,选择出交汇图识别度高的测井曲线,后续模块基于选择出的测井曲线进行处理;
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根据中石油测井数据标准化中标准井和标准层的选择原则确定标准井和标准层后,输入剩余各井的数据,采用峰值法进行校正,利用测井数据曲线判别模块筛选出的曲线,计算得到标准井和待测井测井曲线的差值,完成研究区剩余各井的测井数据标准化;
岩性分界线生成模块,利用SPSS软件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对不同岩性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频率分布进行对比得出岩性分界线;
岩性判定模块,根据划分的岩性分界线,输入原始测井数据和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模块得到的校正值,完成岩性判定的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3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