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377.4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品格;陈兴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大利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3/20 | 分类号: | B26B13/20;B23P15/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5200 福建省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绣花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两片刀片、铆钉和手柄,两刀片在铆钉以上的部位为刀口部位,铆钉以下的部位为刀柄部位,每个刀片的刀柄部位设有卡扣凹槽;每个手柄的上端中部设有刀片安装槽,手柄的刀片安装槽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外周,且手柄的刀片安装槽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弹性卡扣扣置于对应刀片的卡扣凹槽中以使得刀片无法从刀片安装槽中脱出。本发明中的刀片和手柄之间通过弹性卡扣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手柄无需与剪刀一同注塑加工,便于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而且该绣花剪的加工方法下脚料少,材料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剪刀领域,特别为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剪刀是割布、纸、绳等片状或线状物体的双刃工具。现有的剪刀和生产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剪刀中的刀片多作为镶件参与手柄的注塑加工,易产生注塑飞边影响产品的质量,不易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二、剪刀手柄中用于调整刀片尖部开叉的触点多与手柄一体成型,只能通过磨去余量来调节剪尖的交开叉,使得造成工序的增加和触点的表面毛躁不美观;三、剪刀的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较低,一般只能达到60%,易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绣花剪及其制造方法,该绣花剪中的刀片和手柄之间通过弹性卡扣进行固定,组装方便,且手柄无需与剪刀一同注塑加工,便于实现剪刀手柄的自动化注塑生产,而且该绣花剪的加工方法下脚料少,材料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方案一:
一种绣花剪,它包括两片相互叠加且中部交叉设置的刀片,两刀片上分别设置有垂直穿透各刀片重叠交叉对应部位的铆钉孔,所述绣花剪还包括穿设连接在两刀片的铆钉孔之间以使得两刀片能绕铆钉旋转以实现刀口张合的铆钉,两刀片在铆钉以上的部位为用来配合剪切的刀口部位,铆钉以下的部位为用来控制刀口部位张合剪切工作的刀柄部位,所述绣花剪还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各刀柄部位下端部上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每个刀片的刀柄部位在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边缘中部设有卡扣凹槽,所述卡扣凹槽的槽口朝向另一刀片的内侧边缘所在侧;
每个手柄的上端中部设有自上而下延伸的且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部位相配合的刀片安装槽,所述手柄的刀片安装槽套置于对应刀柄部位的下端外周,且所述手柄的刀片安装槽中还固设有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扣置于对应刀片的卡扣凹槽中以使得刀片无法从刀片安装槽中脱出。
优选地,每个手柄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上部设有两个自手柄上端端面向下延伸且由该侧壁外部向内贯通至刀片安装槽内的开槽,两开槽相互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卡扣由位于两开槽之间的手柄侧壁形成的长条状卡扣体和设置在卡扣体的内侧壁上部且向刀片安装槽内凸出的凸部构成,所述凸部的形状大小及在该侧壁上的位置与刀柄部位的卡扣凹槽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相适应使得凸部能固定扣置于刀片的卡扣凹槽中。
为了减少剪刀加工工序和保证触碰块表面的美观性,每个手柄在其朝向合拢方向的内侧侧壁下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插接凹槽以及安装在插接凹槽内的可调式碰触块,可调式碰触块的内端插置在插接凹槽中,外端从插接凹槽朝向另一手柄的侧槽口伸出并向靠近另一手柄的方向延伸凸出,两可调式碰触块的外端能相互触碰以限制刀口部位的合拢极限位置;所述插接凹槽和可调式碰触块之间设有用来调整和固定可调式碰触块在插接凹槽中的插置位置以调整两可调式碰触块的外端相互触碰位置的调整锁紧组件。
优选地,所述插接凹槽的槽道向下贯通至手柄底部侧壁形成下槽口,所述可调式碰触块自下槽口向上插入插接凹槽中并与插接凹槽的两个连通侧槽口和下槽口的竖置侧槽壁形成紧配合连接;所述调整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置侧槽壁上的第一齿形波纹结构、以及设置在可调式碰触块的相配合接触侧壁上并与第一齿形波纹结构凹凸配合的第二齿形波纹结构,所述第一齿形波纹结构和第二齿形波纹结构均由多个自下槽口处竖直向上延伸的条形凹槽和条形凸齿沿可调式碰触块的延伸方向依次凹凸交替分布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大利五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大利五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化理线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室内建筑的高点钻孔用安全打孔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