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412.2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录;夏长念;刘育明;蒋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7/0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 井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包括:在井下工程的侧壁上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主压裂孔以及多个监测孔,并安装预定的微震监测设施,多个监测孔设置于主压裂孔的周围,且监测孔与主压裂孔间隔开预定距离;在主压裂孔内进行多段水压致裂操作,从而在重点工程两侧一定距离外形成竖向压裂区域,压裂区域阻断水平构造应力的传递,同时通过监测监测孔内的水流情况以及使用微震监测来判定水压致裂操作是否完成,主压裂孔水压致裂完成后,可根据裂缝扩展范围以及重点工程长度,在预定距离内再次布设压裂孔进行压裂。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可以阻断高水平构造应力传递,降低井下重点工程的支护要求,保证井下重点工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采矿深度的逐步增大,目前国内已有多个矿山转入千米深井开采,井下构造应力也大幅增加,井下重点工程的支护难度也随之增大,围岩变形及开挖工程的稳定性难以控制,因此支护手段更加复杂,支护成本也是非常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可以降低深井下井下工程的支护要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井下工程的侧壁外一定距离处形成竖向压裂区域,以通过该压裂区域阻断水平构造应力的传递。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可以降低深井下井下工程的支护要求。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在井下工程的侧壁上设置具有预定深度的主压裂孔以及多个监测孔,多个所述监测孔设置于主压裂孔的周围,且所述监测孔与所述主压裂孔间隔开预定距离;在所述主压裂孔内进行水压致裂操作,监测所述监测孔内的水流情况以及微震监测数据,根据所述监测孔内的水流情况以及微震监测数据判定所述水压致裂操作是否完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主压裂孔内的不同深度进行多次压裂操作,并监测所述监测孔内的水流情况以及微震监测数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压裂孔内进行的相邻两次压裂操作的深度差在0.2米到1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压裂孔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所述监测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压裂孔的孔径不小于75毫米。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压裂孔的深度在15米到30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孔与所述主压裂孔的间距在5米到15米的范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压力操作的过程中,监测水压裂缝的扩展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井下工程的延伸方向上设置多个所述主压裂孔,并在所述主压裂孔的周围设置所述监测孔,在多个所述主压裂孔内一次进行水压致裂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矿山应力测量结果,如果存在过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则在井下工程的侧壁外一定距离处形成竖向压裂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井下工程的相对两个侧壁外一定距离处均形成竖向压裂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高应力井下卸压方法中井下工程侧壁设置主压裂孔和监测孔的示意图,其中岩层通过水压致裂形成有裂缝。
附图标记:井下工程1,主压裂孔2,监测孔3、裂缝4。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4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