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506.X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6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钱小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之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吴尧晓 |
地址: | 526040 广东省肇庆市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水产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鱼罐、进水管和循环水装置,养鱼罐为顶部开口的腔体,进水管与养鱼罐的顶部连接,循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回水管、过滤池、第一水处理器、第一水泵和第一射流器,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器,回水管与养鱼罐的侧壁连接,第一射流器通过第一供水管与养鱼罐的连接,第一水处理器包括导流管和永久磁体,导流管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永久磁体通过安装槽装配在导流管内。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并能降低养殖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水产养殖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为了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一大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传统的鱼塘水产养殖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养殖密度少,经济效益又低,且一直处于粗放租养状态。相比传统鱼塘养殖,“集装箱养鱼”和大棚下沉式养鱼则改善进度很多,集装箱养鱼属于高效集污、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用这种方式养出的水产品,病害发生率和用药量大幅降低。但是“集装箱养鱼”在养殖鱼类密度高时,水中含氧量时常不足,经常需要液态供氧,因此养殖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能有效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并能降低养殖成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态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养鱼罐、进水管和循环水装置,养鱼罐为顶部开口的腔体,进水管与养鱼罐的顶部连接,循环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回水管、过滤池、第一水处理器、第一水泵和第一射流器,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器,回水管与养鱼罐的侧壁连接,第一射流器通过第一供水管与养鱼罐的连接,第一水处理器包括导流管和永久磁体,导流管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永久磁体通过安装槽装配在导流管内。
进一步地,养鱼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养鱼罐的所在位置由高到低依次降低,呈阶梯分布,相邻的养鱼罐之间通过过水管连接,进水管与位于最上方的养鱼罐连接,回水管与位于最下方的养鱼罐连接,第一射流器分别通过第一供水管与每个养鱼罐连接。
进一步地,养鱼罐上设有补氧水装置,补氧水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供水管、第二水处理器和第二射流器,第二供水管远离第二水处理器的一端穿过养鱼罐的侧壁后,其端部位于养鱼罐内,第二射流器通过第二水泵与过滤池连接,第二水处理器与第一水处理器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养鱼罐上设有鱼窝装置,鱼窝装置包括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滑轮、绕设在滑轮上的钢丝绳、设置在养鱼罐内且可沿养鱼罐上下移动的圆环状的外框、设置在外框上的渔网,横梁通过支架设置在养鱼罐的上方,外框的上表面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吊耳,吊耳通过拉索与钢丝绳连接。
进一步地,养鱼罐的顶部设有与若干吊耳一一对应的若干导向轮,吊耳位于对应导向轮的垂直下方,吊耳上的拉索穿过对应的导向轮后与钢丝绳连接。
进一步地,外框的下表面沿其周向设有若干支脚。
进一步地,养鱼罐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有阀门。
进一步地,进水管上设有第三水处理器和第三射流器,第三水处理器的结构与第一水处理器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安装槽和永久磁体的数量均为二,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永久磁体的尺寸与安装槽的尺寸相配适,两个永久磁体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导流管的外壁上设有真空夹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之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之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5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