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723.9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开枝;金梁;马克明;易鸣;钟州;周游;江涛;楼洋明;许晓明;靳彦青;刘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W12/00 | 分类号: | H04W12/00;H04W12/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石丹丹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场景 识别 移动 终端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场景标识模块、识别管控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平台;场景标识模块,用于不间断地广播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和场景标识状态信息;识别管控模块,部署在移动终端上,用于识别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和识别管控区域,并对移动终端实施或者取消管控;维护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场景标识模块的状态信息和移动终端的管控状态信息,并传输给系统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平台,用于管理上述的状态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监控场景标识模块状态和出入管控区域的移动终端状态。本发明具备场景识别区分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对移动终端实施相应的功能管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移动终端不断更新换代,逐渐开始增加多种多样的多媒体功能,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以及联系交流的主要信息化工具。移动通信已经渗透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学习、生活、经济、娱乐到安全维稳、军事国防。在高安全需求、高保密需求的办公、会议等区域携带和使用移动通讯终端引发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突出。
移动终端管控是使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应对终端安全问题,保护信息安全。对安全的迫切需求促进了移动终端管控的研究和发展,早期的管控手段以屏蔽和干扰终端信号为主。屏蔽技术通过电磁屏蔽切断终端与基站间的联系,这种方法阻断效果好,然而无法实现自动管控,且需要人工干预,可控性较差;干扰技术指的是在移动终端的通信频段内发射噪声信号,干扰终端与移动网络的通信,这种方法实现了自动管控,然而需要较大的发射功率且管控范围有限。
近年来出现了通过研究移动通信体制和协议,利用通信协议重构信令干涉终端接入网络过程,达到管控目的的技术。以上这些技术在实施管控时,针对不同的管控场景,都只能实施同一种管控策略。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的管控需求大多有所区别,例如在会议室内需要禁用终端话筒、在资料室需要禁用摄像头等,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场景需求有区别地对终端实施管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高安全需求场所使用移动终端所引发的隐秘信息失窃和敏感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及方法,具备场景识别区分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对移动终端实施相应的功能管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该系统根据不同管控区域的安全需求构建,包括场景标识模块、识别管控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平台;
场景标识模块,用于不间断地广播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和场景标识状态信息;
识别管控模块,部署在移动终端上,用于识别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和识别管控区域,并对移动终端实施或者取消管控;
维护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场景标识模块的状态信息和移动终端的管控状态信息,并传输给系统管理平台;
系统管理平台,用于管理上述的状态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监控场景标识模块状态和出入管控区域的移动终端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场景标识模块包括多个实体,这些场景标识模块安装部署在对移动终端功能进行管控的区域中。
进一步地,根据不同管控区域的安全需求,确定移动终端需要限制的各项功能,设定不同的安全等级和管控策略,该安全等级和管控策略部署在移动终端上,并且生成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的基于场景识别的移动终端管控系统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分析安全需求;
对场景内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场景安全需求标识信息,并将其设置为场景标识模块广播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