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藏分层注水效率评价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731.3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周玉辉;盛广龙;谢书剑;胡清雄;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8 | 分类号: | G06F30/28;E21B43/20;E21B43/1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谦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1 | 代理人: | 刘川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藏 分层 注水 效率 评价 方法 介质 终端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分层注水效率评价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将油藏系统简化表征为考虑井点、水体、断层等一系列复杂地质特征的相互连接的节点网络,构建由传导率和连通体积两个井间连通参数表征的井间连通网络模型,将储层简化为一组组单井之间的连通单元,然后计算注水井在各层上的注水劈分系数,并根据注水井在各层上注水效率与同层平均注水效率的大小进行增注或降注。本发明减少了所需求解的参数维数,大幅减少计算及拟合时间,并能直接计算出水井在各个连通单元内的劈分量及注水效率,因此对大型油藏的分层注水效率进行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可以达到缓解层间矛盾、对分注井进行分层调控、提高注水效率、实现增产稳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藏分层注水效率评价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背景技术】
注水开发广泛应用于我国陆上油藏的二次开发阶段,随着注入水波及范围的扩大以及受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层内流场不断变化,产生了水窜、死油区等问题。准确评价各注水井的注水效率,有助于识别油水井间的注采对应关系,确定合理的注采工作制度,是实现油藏增产增效的关键基础性工作。
常用的注水效率评价方法有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传统的油藏工程方法由井点物性数据(渗透率、厚度、井距等)计算井组中各方向的劈分系数,作为计算注水效率的依据。这类方法经过了长期的矿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但仅考虑油藏静态特征使得该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油藏劈分系数误差较大,影响注水效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随着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流线模拟的注水效率评价方法,此类方法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各井劈分系数但存在建模流程复杂、计算耗时长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分层注水效率评价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注水效率计算结果不准确、计算流程复杂且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藏分层注水效率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将油藏系统简化为考虑预设地质特征的相互连接的节点网络,构建由传导率和连通体积两个井间连通参数表征的井间连通网络模型,并通过拟合实际生产动态校正所述井间连通参数,以使所述井间连通网络模型符合油藏实际连通关系;所述预设地质特征包括井点特征、水体特征和/或断层特征;
步骤2,根据所述井间连通网络模型和渗流理论计算注水井在各层上向周围油井的注水劈分系数,并根据所述注水劈分系数计算每个注水井在各层上的注水效率eik以及各层的平均注水效率exk;
步骤3,比较注水井在各层上注水效率eik与同层平均注水效率exk的大小,若eikexk,则该层注水井需要降注,否则该层注水井需要增注。
进一步,所述井间连通网络模型的每个连通单元由传导率和连通体积两个井间连通参数表征如下:
其中,Nw为第i口井连通的总井数,Vij为第i井与第j井间的连通体积;VR为油藏总连通体积;Tij为第i井与第j井间的传导率;为第i井与第j井间地层的平均孔隙度;hij为第i井与第j井间地层的平均有效厚度;Lij为第i井与第j井的井距;为第i井与第j井间地层的平均渗透率;μ0为原油的地下粘度。
进一步,所述根据井间连通网络模型和渗流理论计算注水井在各层上向周围油井的注水劈分系数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渗流理论和井间连通参数的定义,对连通单元内的生产指数表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DCS控制的配料及熟料温度控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激光打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