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783.0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0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朱义兵;朱泉樾;梁兵;武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Q3/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器 转向 轴内孔 自动 毛刺 专机 | ||
1.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包括第一台钻(1)、第二台钻(2)和工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钻(1)和第二台钻(2)均并列设置在工作台(8)的上方;所述工作台(8)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01);
所述第一台钻(1)和第二台钻(2)一侧的工作台(8)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夹具底座(6);
所述夹具底座(6)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定位板(601)和第二定位板(603);
所述第一定位板(601)靠近第二定位板(603)的一侧面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弧形夹条(607)和定位块(602),所述定位块(602)中心位置的定位孔中滑动套接有转向轴本体(9);
所述第二定位板(603)靠近第一定位板(6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弧形夹条(606);
所述第一弧形夹条(607)和第二弧形夹条(606)分别位于转向轴本体(9)的两侧且呈对齐设置;
所述第一台钻(1)的一端中固定套合有第一气缸(101),所述第一气缸(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钻夹头(102),所述第一钻夹头(102)的输出端中嵌合有铰刀(103);
所述第二台钻(2)的一端中固定套合有第二气缸(201),所述第二气缸(2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钻夹头(202),所述第二钻夹头(202)的输出端中嵌合有毛刷(203);
所述铰刀(103)、毛刷(203)和转向轴本体(9)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钻(1)和第二台钻(2)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套合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另一端外壁上焊接有法兰盘(301),所述法兰盘(301)通过螺栓(302)固定连接在工作台(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的顶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导轨(401),所述移动板(5)的底面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槽(502),且两个所述限位槽(502)用于与两个导轨(401)一一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条(60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气缸(604)上,所述第三气缸(604)固定套合在第二定位板(603)离转向轴本体(9)较远的一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夹条(606)滑动套合在L形限位板(605)中,所述L形限位板(60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靠近转向轴本体(9)的一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器转向轴内孔自动去毛刺、自动刷光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靠近第一台钻(1)的一侧工作台(8)上固定安装有第四气缸(7),所述第四气缸(7)靠近第二台钻(2)的一端通过连接板(501)固定连接在移动板(5)的一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未经豫北转向系统(新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7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乙烯(PE)薄膜吹塑机
- 下一篇:一种散热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