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承台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2188.9 | 申请日: | 2020-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7/14;E02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防水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础承台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混凝土垫层、桩体和承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有防水卷材以形成底面防水层,桩体的外壁上包裹有防水卷材以形成外壁防水层,还包括设置于混凝土垫层上且环桩体底部周向设置一圈的柔性环,柔性环由遇水膨胀橡胶制成,柔性环的横截面呈弧形状设置且凹面朝向桩体与垫层交界处设置,柔性环的内侧与外壁防水层连接,柔性环的外侧与底面防水层连接,柔性环凹面与混凝土垫层表面和桩体外壁之间围合形成一圈容置腔,容置腔内填充有密封膏;本发明具有在桩体发生沉降后仍保持良好防水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承台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础承台的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地下室地基的深度和层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带地下人防、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建筑工程也越来越普遍,然而其带来的地下室地基渗漏现象也随之增多,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也给地下室地基正常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基础防水对于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渗漏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基础防水。
现有的技术如申请号为CN20131034415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板防水保护层施工方法”,首先进行基础梁结构施工,在基础梁结构施工中,基础梁垫层两侧设置凹槽,两个水泥板模板底部分别插在对应侧的所述的凹槽内;完成基础梁结构施工后的施工步骤为:(1)拆除内支撑木方;(2)铺设防水卷材层形成侧壁防水卷材层、基础梁垫层防水卷材层和底板垫层防水卷材层;(3)在左右两侧侧壁防水卷材层内侧壁上分别安装固定水泥板;(4)形成内支撑;(5)在基础梁垫层防水卷材层上浇筑基础梁防水保护层混凝土、在底板垫层防水卷材层上浇筑底板防水保护层混凝土。
又如申请号为CN20102068463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桩头刚柔结合防水构造”,在桩头圆周立面以及与圆周立面相交的平面转角处铺设有自粘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加强层,在所述的防水加强层外铺设有自粘防水卷材层并且该自粘防水卷材层满铺在与桩头圆周立面相交的平面作为防水层,在所述的防水层上以及桩头顶面上涂刷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料浆层。
又如申请号为CN20111010253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桩桩头的防水方法”,其包括步骤:把桩头止水带套进桩头;掰开桩头止水带内圈,注入环氧树脂粘合剂,将桩头止水带的一翼粘接在桩头外壁上,将桩头止水带的另一翼粘接在底板的垫层上;在底板的垫层上铺装底板防水卷材,将该桩头止水带的另一翼焊接或粘接到底板防水卷材上。
又如申请号为20152008937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桩承台的防水构造”,包括桩、混凝土垫层以及承台,所述桩的延伸方向上设有若干钢筋,所述桩的外侧壁涂覆有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与所述承台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防水油膏层、防水砂浆层、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以及膨润土防水层,所述桩的四周和膨润土防水层之间的缝隙中设置有聚硫嵌缝膏,所述桩的顶部四周设有遇水膨胀橡胶条。
现有技术如上所述,一般利用防水卷材包裹在钢筋混凝土桩周围,且防水卷材包覆过垫层表面和桩底部交接处,部分桩头会在垫层表面和桩底部交界处涂覆防水涂层以确保防水卷材在该部位的连接密封性,但这种包裹的防水卷材桩头做法在桩周圈防水卷材结合度比较低,结构沉降会造成大面卷材防水层与桩基分离,地下水就会通过防水层直接进入结构内部,造成接缝处容易形成窜水通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础承台的防水结构,其具有在桩体发生沉降后仍保持良好防水能力的效果,发明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其具有能够完成基础承台防水结构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兴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1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