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2990.8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饶长辉;郭友明;顾乃庭;樊新龙;孔林;张兰强;鲍华;饶学军;王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3/02 | 分类号: | G02B23/02;G02B26/00;G02B2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变形 太阳 视场 分辨力 成像 望远镜 | ||
1.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该望远镜包括主镜(1)、主镜温控系统(2)、热视场光阑(3)、变形次镜(4)、六轴并联机构(5)、中继反射镜组(6)、分光镜(7)、大视场波前探测器(8)、大视场成像探测器(9)、工控计算机(10)和高压放大器(11);其中,
来自望远镜观测视场范围外的太阳光线,经过主镜(1)反射后,被位于望远镜主镜焦点位置附近的热视场光阑(3)反射出望远镜系统;
来自望远镜观测视场范围内的太阳光线,首先经过主镜(1)反射,穿过热视场光阑(3)的中心小孔,再经变形次镜(4)和中继反射镜组(6)连续反射后变为平行光或接近平行光线,再经过分光镜(7)后分为两束,其中一束进入大视场波前探测器(8),另一束进入大视场成像探测器(9);
工控计算机(10)根据大视场波前探测器(8)采集的图像计算地表层大气湍流波前像差信号,再根据地表层大气湍流波前像差信号计算控制电压,并将其发送给高压放大器(11),用于分别控制变形次镜(4)和六轴并联机构(5),联合校正望远镜的静态像差和大气湍流引入的动态像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轴并联机构(5)既具备对变形次镜(4)的支撑与精密调整功能,又具备对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的时间域低频部分的实时校正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对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的时间域低频部分的实时校正功能,所述的时间域低频部分,可通过对工控计算机(10)计算得到的地表层大气湍流波前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进行低通滤波或者时间域平均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表层大气湍流波前像差计算可通过求取大视场波前探测器(8)不同视线方向入射光波前像差的平均值获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次镜(4)可以是压电陶瓷或音圈电机驱动、连续反射表面或分块反射表面等不同技术手段制成的变形镜;既具备传统望远镜次镜的功能,又具备对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的时间域高频部分及其它高阶像差的实时校正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对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的时间域高频部分及其它高阶像差的实时校正功能,所述的时间域高频部分,可通过对工控计算机(10)计算得到的地表层大气湍流倾斜、离焦和彗差像差进行高通滤波,或者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时间域低频部分减去而获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镜温控系统(2)用于控制主镜的温度,使其与环境温度接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视场成像探测器(9)可以是单台多视线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也可以是由对应不同光线入射方向的多台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组合而成的大视场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变形次镜的太阳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视场成像探测器(9)可以是一套或者多套成像系统并行运行,成像系统之间可以是光谱分光,也可以是强度分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29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地震仪器的锁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规模路网的分块预处理路径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