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3508.2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5;B01D53/48;B01D53/50;B01D53/52;B01D53/96;B01D53/04;C01B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17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车间 酸性 尾气 排放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储液槽(1),第一储液槽(1)通过第一储液泵(2)与一个脱硫塔(3)相连,脱硫塔(3)的上部设有雾化器(3a)、中部设有进气口(32)、底部设有出液口(33),其特征在于:
脱硫塔(3)的出液口(33)连接一个第二储液槽(5),第二储液槽(5)的出口通过第二储液泵(6)与一个再生槽(7)相连,再生槽(7)的顶部设有喷射器(7a)、下方设有第一回收口(72)、底部设有回流口(73)、顶部设有升气口(74);
再生槽(7)的第一回收口(72)与一个第一回收槽(8)相连,再生槽(7)的回流口(73)与第一储液槽(1)相连,且二者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回流阀(7b),再生槽(7)的升气口(74)与一个喷淋塔(9)的中部相连;
喷淋塔(9)的上部设有一个氨水喷淋器(9a)、下部设有一个第二回收槽(9b),正对着第二回收槽(9b)的喷淋塔(9)上设有第二回收口(92);
喷淋塔(9)的上方连接一组活性炭吸附板(9c),活性炭吸附板(9c)设于氨水喷淋器(9a)的上方,且相邻两个活性炭吸附板(9c)之间层叠交错设置,喷淋塔(9)的顶部设有放空口(9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脱硫塔(3)与第二储液槽(5)之间的管道设为U型管道(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喷淋塔(9)第二回收口(92)上设有回收阀(9e)。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喷淋塔(9)的顶部连接一个遮雨罩(9d)。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进行车间酸性尾气排放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尾气进入脱硫塔(3)内,同时第一储液泵(2)将第一储液槽(1)内的碱性溶液抽入脱硫塔(3)上部的雾化器(3a)中,溶液与尾气逆向接触,吸收后落下由脱硫塔(3)底部排出;
步骤二:排出的溶液通过U型管道(4)送往第二储液槽(5)内,并通过第二储液泵(6)打入再生槽(7)顶部的喷射器(7a)中,喷射过程中,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单质硫,落入再生槽(7)的下部;
步骤三:单质硫以硫泡沫的形式浮出液面后溢流至第一回收槽(8)中重新利用,去除硫泡沫后的溶液再流回第一储液槽(1)内继续循环使用;
步骤四:氧化反应副反应中产生的少量S2O气体通过再生槽(7)顶部的升气口(74)排至喷淋塔(9)内,喷淋塔(9)上部的氨水喷淋器(9a)向下喷淋与气体接触,生成亚硫酸氢铵溶液落入底部的第二回收槽(9b)内回收利用;
步骤五:经过氨水净化后的气体向上通过活性炭吸附板(9c)组成的弯曲壳程,经吸附净化后由顶部的放空口(9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亿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5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