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润滑雷达天线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3792.3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2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杰;邱坤滨;张腊梅;房景仕;吴影生;郭亚军;郑传荣;郭向东;陶国灿;李红;李付军;宣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9;H01Q1/12;H01Q3/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 雷达 天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润滑雷达天线座,涉及雷达天线座领域,包括底座、润滑腔室、回转支承、驱动齿轮、电机减速机、转盘、注油口;所述底座上设有润滑腔室,所述回转支承、驱动齿轮均安装在所述润滑腔室内;所述回转支承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的外齿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齿啮合;所述电机减速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上;所述润滑腔室上开设有注油口和卸油口,所述润滑腔室内设有加热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维护周期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天线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润滑雷达天线座。
背景技术
三坐标目标指示雷达具有全天候快速探测和定位功能,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为了边疆、高原、极寒等恶劣环境下的空间监视,雷达长时间无故障工作对整个雷达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文件CN203747016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扁平雷达天线座,该雷达天线座包括立式直连电机、主动齿轮、回转轴承,立式直连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着主动齿轮,且与回转轴承上的齿轮啮合。现有的雷达天线座在低温环境下驱动力矩过大,易对电机造成过载等现象,另一方面,现有的雷达天线座润滑维护周期较短,润滑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维护周期较长的油润滑雷达天线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油润滑雷达天线座,包括底座(1)、润滑腔室(2)、回转支承(3)、驱动齿轮(4)、电机减速机(5)、转盘(7)、注油口(8);所述底座(1)上设有润滑腔室(2),所述回转支承(3)、驱动齿轮(4)均安装在所述润滑腔室(2)内;所述回转支承(3)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4)的外齿与所述回转支承(3)的外齿啮合,所述驱动齿轮(4)与所述回转支承(3)的啮合处采用浸油润滑;所述电机减速机(5)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并驱动所述驱动齿轮(4)转动;所述转盘(7)固定连接在所述回转支承(3)上;所述润滑腔室(2)上开设有注油口(8)和卸油口,所述润滑腔室(2)内设有加热器。浸油润滑可以实现雷达天线座高速旋转,通过加热器在低温条件下对润滑油进行加热,能够降低启动驱动力矩,且减少温差对回转支承等轴系的精度影响,达到天线座高精度旋转,使雷达天线座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实现长时间免维护作战需求。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油润滑雷达天线座包括两个驱动齿轮(4)和两个电机减速机(5);两个驱动齿轮(4)分别设在所述回转支承(3)的两侧,两个驱动齿轮(4)的外齿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承(3)的外齿啮合;两个电机减速机(5)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的两侧,每个电机减速机(5)分别驱动一个驱动齿轮(4)转动,两个驱动齿轮(4)共同带动所述回转支承(3)转动。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油润滑雷达天线座还包括角度编码器(6),所述角度编码器(6)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并在所述润滑腔室(2)内与所述回转支承(3)的外齿啮合。角度编码器能够测量回转支承的方位旋转运动角度。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润滑腔室(2)的外侧壁设有油位观察窗(9)。通过油位观察窗能够监控润滑油的油位。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油润滑雷达天线座还包括油温传感器(10),所述油温传感器(10)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油温传感器(10)的探头位于所述润滑腔室(2)内。通过油温传感器能够监控润滑油的油温。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转盘(7)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润滑腔室(2)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中设有空气滤清器(11)。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油润滑雷达天线座还包括油封挡板(12),所述油封挡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润滑腔室(2)的顶部。油封挡板能够保证润滑油在回转支承与驱动齿轮啮合挤压后仍能回至润滑腔室,不出现溢出腔室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超声妇科疾病诊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鞋类部件的自动上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