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3939.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郝本峰;邓美龙;丁菲;陈蕾;朱燕;朱军立;周惠娟;金天雷;郝家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5/04;E21D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高芳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板 整体 预制 施工 体系 方法 | ||
1.一种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管廊(1)包括有管节(1.1)和内隔板(1.2),并且管节(1.1)和内隔板(1.2)整体预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1.1)的侧壁上、沿环向间隔设置有注浆孔(2);该施工体系包括有出土系统、减摩注浆管系统和顶进系统;所述出土系统包括有螺旋出土机(3)、托泵(5)和泵管(6);所述螺旋出土机(3)设在隧道(4)中,用以输出管廊(1)前方切削下的渣土;所述托泵(5)与螺旋出土机(3)的出料口相连;所述泵管(6)的一端与托泵(5)连接,泵管(6)的另一端穿过管廊(1)、伸入设置在工作井(7)顶部的渣土池(8)中;在泵管(6)与托泵(5)之间设置有高压注水环(9);所述高压注水环(9)用以向泵管(6)中的注入高压水;所述减摩注浆管系统包括注浆管(10)和注浆阀(11);所述注浆阀(11)有一组,与注浆孔(2)对应设置;所述注浆阀(11)均呈T形,包括有横管段(11.1)和纵管段(11.2);所述注浆阀(11)的纵管段(11.2)端口与注浆孔(2)连接;所述注浆管(10)的数量比注浆阀(11)的数量少两个,且对应连接在相邻注浆阀(11)的横管段(11.1)之间;最底部的两个注浆阀(11)一端的端口留作浆液注入口(12);在内隔板(1.2)上、对应注浆管(10)穿过的位置处设有预埋钢管 (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节(1.1)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内隔板(1.2)至少有一个,布置在管节(1.1)的内部,且将管节(1.1)分隔成至少两个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相邻注浆孔(2)之间的间距为1m~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注水环(9)的一端与泵管(6)螺纹连接,高压注水环(9)的另一端与托泵(5)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节与内隔板整体预制的管廊的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4)在管廊(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组;所述千斤顶(14)水平顶在管节(1.1)的竖板末端与工作井(7)的侧壁之间。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作管廊(1):在预制场整体预制内隔板(1.2)与管节(1.1),内隔板(1.2)内预埋有预埋钢管 (13);
步骤二,完成顶管机的安装及工作井(7)内配套设备的安装工作;
步骤三,在管廊(1)内布置减摩注浆管系统:将注浆阀(11)与注浆孔(2)对应连接,并将注浆管(10)连接在相邻的注浆阀(11)之间;其中,最底部的两个注浆阀(11)之间不设注浆管(10),且将两个注浆阀(11)一端的端口留作浆液注入口(12);
步骤四,安装出土系统;
步骤五,将管廊(1)一节节吊入工作井(7),千斤顶(14)向管廊(1)提供顶力,顶管机掘进,螺旋出土机(3)出土,同时采用减摩注浆管系统向待顶进的管廊(1)周围注浆,进行管廊(1)的顶进;
步骤六,采用托泵(5)和泵管(6)向工作井(7)外输土,同时采用高压注水环(9)向泵管中注入高压水,以减小渣土与泵管(6)管壁之间的摩阻力;
步骤七,顶进过程中对顶进管廊(1)的内隔板(1.2)与其前方管廊(1)的内隔板(1.2)之间的缝隙进行填缝密闭;
步骤八,重复步骤五至步骤七的过程,直至所有管廊(1)全部顶进到位,至此施工完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管廊(1)在顶进过程中发生扭转时,在步骤五与步骤六之间还包括步骤a:采用千斤顶(14)对管廊(1)进行纠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缝隙的填缝密闭具体为:先采用填缝板(15)置于内隔板(1.2)缝隙中,再采用密封膏(16)嵌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93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窗帘
- 下一篇:一种花生组培苗芽伸长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