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建设工程动态管理方法的被动式建筑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及建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4331.8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伊硕;曹恒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康居认证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76;E04B1/94;E04B1/80;E06B3/66;E06B5/16;E06B5/20;E06B1/62;E06B1/70;F04D25/08;F04D27/00;F24F1/022;F24F1/028;F24F1/0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3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建设 工程 动态 管理 方法 被动式 建筑 全过程 质量 控制系统 | ||
基于建设工程动态管理方法的被动式建筑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及建筑,属于建筑节能领域,系统包括指标体系数据库、支撑平台、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其建筑主要包括主体结构墙体,气密层,石墨聚苯板外墙保温层,被动式外窗,岩棉防火隔离带,防水透汽膜,防水隔汽膜,主体结构屋面,高容重石墨聚苯板,主体结构地下室顶板,第一挤塑聚苯板,岩棉带,第二挤塑聚苯板,地面结构层,第三挤塑聚苯板,穿墙管道,管道保温,预压膨胀密封带,通风空调一体机系统,送风口,回风口,进风口,排风口,循环风口,送风管道,回风管道,进风管道,排风管道,循环风管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实现90%以上的建筑节能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节能领域,国际IPC分类号为E04H14/00或E04B5/16,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建设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短缺的背景下,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建筑节能正为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节能技术相结合建造而成的建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显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室内的热舒适度(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室内空气品质、室内噪音水平、室内采光水平等;二是可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实现90%以上的建筑节能目标。发展并普及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前提下,通过大幅度降低建筑热/冷负荷,最大限度地摆脱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进而降低建筑采暖和制冷能耗,同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从而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已成为国际建筑节能技术领先国家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应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1.高效的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外保温系统:屋面、外墙、地面或不采暖地下室顶板的传热系数K≤0.15W/(m2·K);2.高效的外门窗系统: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g≥0.35,玻璃选择性系数S≥1.25,整窗传热系数K≤1.0W/(m2·K),玻璃传热系数K≤0.8W/(m2·K),型材传热系数K≤1.3W/(m2·K);3.带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显热回收效率≥75%,全热回收效率≥70%,通风电力需求≤0.45W/(m3/h),内部漏风率≤2%,外部漏风率≤2%;4.良好的建筑气密性措施:建筑整体气密层的设置技术,窗与墙体的密封构造的设置技术,各类管道洞口的密封构造设置技术;5.无热桥的设计理念与建筑节点构造方式:将厚度≥250mm的保温材料连接到承重墙的锚固技术,阳台与主体结构无热桥的连结技术,关键节点构造的处理技术;6.高厚度外墙外保温防火技术:防火材料导热系数λ≤0.045W/(m·K),遇火不蔓延、不滴落、不释放有毒气体,水平环绕型防火隔离带或门窗洞口三侧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技术;7.防潮防水技术;8.噪声防护措施。
但现有技术中并不能综合有效的将上述问题全部解决。
与普通建筑不同,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及运行,以室内环境指标和建筑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采用性能化的设计方法、精细化的施工方法和智能化的运行模式实施,实现精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精细化运行。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项目的质量同时涉及了设计质量、材料/产品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以及运营质量。因此,对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项目,以控制建筑的能效目标(即建筑节能效果)和舒适性目标(即建筑运营效果)为核心,利用全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确保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现有技术中CN104597884 A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室内外的原始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所述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终端;环境采集设备布设在建筑物内,用于采集建筑物内的环境参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对采集到数据信息进行传输,能耗设备状态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终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康居认证中心,未经北京康居认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