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4812.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施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雪冰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98;A61K8/9728;A61Q19/02;A61Q19/08;A61Q19/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秦琼 |
地址: | 154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祛斑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白芍、僵蚕、山奈、海蛤粉、茯苓、白丁香、山药、粳米。本发明所述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配伍合理,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有效淡化、去除各种顽固色斑,使肌肤恢复自然白亮透净,同时具有紧实肌肤以及抗皱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护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色斑多跟脏腑的功能失调、气血紊乱,气滞血瘀停滞肌肤有关系。尤其女性到了三四十岁,身体机能衰退,脏腑功能逐步衰退,推动气血运行的能力下降,气血不能上荣头面,就会导致面色无华,脉络阻滞肌肤导致色素沉着。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祛斑方式包括内服药膳食疗,外用中药面膜以及通过按摩、推拿来疏通人体经络的经络祛斑,其中,内服药膳食疗不伤身体,安全,无刺激,但见效较慢,经络祛斑属于对皮肤问题的内调,需要有规律的按照疗程来进行,并借助专门的按摩手法来疏通人体的经络,使人体处于气顺的状态下,循序渐进改善五脏六腑的“气滞”从而皮肤能畅快呼吸,更适合美容院之类专门的机构,中药面膜直接作用皮肤,见效较快,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是一种适合大众化的美白祛斑方法。现有的中药面膜较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干燥、提亮肤色、减轻皮肤炎症,但是在祛除色斑方面效果均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采用8种中药材原料复配而成,配伍科学,安全无毒副作用,能够有效淡化色斑,改善肌肤暗沉,提亮美白肌肤,同时紧致肌肤,使肌肤盈润有光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中药美白祛斑组合物,原料组分包括:白芍、僵蚕、山奈、海蛤粉、茯苓、白丁香、山药、粳米。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品汇精要》中:行手太阴肺经,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虚汗,脘腹急痛,胁肋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山奈,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腹冷痛,寒湿吐泻,骨鲠喉,牙痛,跌打肿痛等。
海蛤粉,味咸、涩,性寒。归肺、肾、肝经。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白丁香,味苦,性温。归肝、肾经。化积,消翳。用于积聚,疝气。外用治目翳,痈疽疮疖,扁桃体炎。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粳米,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粳米粉在古代用于制作女人胭脂水粉的主要原料。
女子以气血为主,肝藏血、肺其华在皮毛,情志不舒致肝气郁滞,忧思伤肺致皮毛失养故气血失和;肝肾同源而致肾气亏虚,水色上犯;肝木侮肺金,肺失其华;肝气犯脾脾失升清运化;湿热上瘀至面部;故致面部色斑、皮肤暗沉,气血失和致面色不荣而生皱纹。《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云:“西方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生辛味,辛养肺,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五色为白,在五音为商,在五声为哭,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上为忧。”根据上述的中医始祖权威理论中阐述的:肺主皮毛,色属白,味属辛,情志变动为忧,而皮肤的色斑暗黑都属皮毛之病,故本方依据此阴阳应象理论组成了全部以白色中药为主的治疗方剂,取其色白能祛除皮肤的暗沉黑斑,并且五味中主辛,方中大部分药的性味归经为辛味归肺经,因此面部皮肤的色斑、暗黑、衰老都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雪冰,未经施雪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5G移动通信设备的卡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