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保暖布料、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摇粒绒面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4984.6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卡梅伦·达内希瓦尔;赖逸书;庞南·萨蒂安娜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D04B1/04;D04B1/18;D04B1/16;D06C1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林祥翔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暖 布料 生产 方法 制备 摇粒绒 面料 | ||
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开孔保暖布料的生产方法,采用纬编双面提花机织造,布料正面包括网孔区域和交织区域;反面包括网孔区域和刷毛区域;所述网孔区域中孔洞的形成工艺为:在织造过程,对向设置的针筒针和针盘针分别成圈后,将所形成的线圈移动到对向的针盘针和针筒针上,使得布料正反面对向出现相同空出部位,形成穿透布料的孔洞;所述刷毛区域为起绒纱线织造的凸出的线圈结构。刷毛区域凸出的粗线圈结构在进行刷毛后,线圈表面纤维损失量较少,纤维被刷后大部分相互纠结为毛绒状态,同时整体线圈结构并没有发生破坏,刷毛后具有丰厚的绒毛感。网孔区域中由特殊工艺织造形成的孔洞,不破坏布料整体结构的同时又具有透气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孔保暖布料、生产方法及由其制备的摇粒绒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纬编双面布料在制备摇粒绒面料时,采用了较粗的纱线进行编织、起绒,同时编织密度也较大,因此布料的透气性较差,不适用于作为运动服饰的布料进行使用。若对布料进行开洞处理,则会破坏布料的整体结构。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同时具有透气、保暖二种特性的开孔保暖布料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纬编双面提花布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纬编双面提花布料的采用纬编双面提花机织造,分为正面和反面,采用电脑提花;
所述双面提花布料的正面包括网孔区域和交织区域;所述双面提花布料的反面包括网孔区域和刷毛区域;所述网孔区域中孔洞的形成工艺为:在织造过程,对向设置的针筒针和针盘针分别成圈后,将所形成的线圈移动到对向的针盘针和针筒针上,使得布料正反面对向出现相同空出部位,形成穿透布料的孔洞;
所述刷毛区域为起绒纱线织造的凸出的线圈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纬编双面提花布料,由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纬编双面提花布料生产方法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摇粒绒面料,所述摇粒绒面料由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一种纬编双面提花布料对反面进行刷毛处理后得到。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纬编双面提花机织造,电脑提花;所述双面提花布料的正面包括网孔区域和交织区域;反面包括网孔区域和刷毛区域;所述网孔区域中孔洞的形成工艺为:在织造过程,对向设置的针筒针和针盘针分别成圈后,将所形成的线圈移动到对向的针盘针和针筒针上,使得布料正反面对向出现相同空出部位,形成穿透布料的孔洞;所述刷毛区域为起绒纱线织造的凸出的线圈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刷毛区域凸出的粗线圈结构在进行刷毛后,线圈表面纤维损失量较少,纤维被刷后大部分相互纠结为毛绒状态,同时整体线圈结构并没有发生破坏,减少纱线断裂、纤维损失,刷毛后具有丰厚的绒毛感。同时,网孔区域中由特殊工艺织造形成的孔洞,不破坏布料整体结构的同时又具有透气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网孔区域的编织图;
图2为实施例1交织区域的编织图;
图3为实施例1刷毛区域的编织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成圈,
12、集圈,
13、浮线,
14、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提花组织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留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其结构单元由线圈和浮线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梁阻尼安装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冲击吸能让压锚索锚固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