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5136.7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龙;周航;张顺路;翟毅豪;李伟;张俊雄;袁挺;张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9/02;B25J19/04;B25J11/00;A01G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手眼 伺服 机器人 末端 执行 | ||
1.一种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100),用于连接在机器人的机械臂(13)上,能够跟随机械臂(13)的末端关节的旋转而同步转动;机械臂(13)安装在移动平台(14)上,能够停靠在橡胶树(15)前;橡胶树(15)上具有人工开割的割线(151);移动平台(14)中安装有上位机作为系统控制中枢,其特征在于:
末端执行器(100)包括法兰盘(1)、力矩传感器(2)、上支架(3)、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侧支架(6)、环形光源(7)、相机(8)、刀片(9)、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0)、下支架(11)和陀螺仪(12);
末端执行器(100)通过法兰盘(1)安装在机械臂(13)的末端;
在末端执行器(100)的切割运动过程中,其左侧为前方,右侧为后方;
法兰盘(1)上安装有侧支架(6)、上支架(3)和下支架(11);
侧支架(6)安装在法兰盘(1)的左侧,其上安装有环形光源(7)和相机(8);环形光源(7)的中心具有一中心容纳空间,相机(8)位于所述环形光源(7)的中心容纳空间内;环形光源(7)的照射方向以及相机(8)的图像采集方向均垂直于法兰盘(1)平面向外,朝向橡胶树(15)的工作面;
力矩传感器(2)安装在法兰盘(1)中心位置;力矩传感器(2)与刀片(9)之间安装有陀螺仪(12);
刀片(9)倾斜安装,刀片(9)的刀头朝向橡胶树(15);
上支架(3)安装在法兰盘(1)上,位于力矩传感器(2)上方;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和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固定在上支架(3)上,并排竖直安装,检测方向垂直于法兰盘(1)平面向外,朝向橡胶树(15)的工作面,用于测量末端执行器(100)与割线(151)上方树干表面的距离;在水平方向上,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位于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左侧,相机(8)位于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的左侧;
下支架(11)上安装有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0),检测方向垂直于法兰盘(1)平面向外,朝向橡胶树(15)的工作面,用于测量末端执行器(100)与割线(151)下方树干表面的距离;
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和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0)的激光发射窗口均平行于刀片(9)的刀头平面向外;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0)的光斑点与刀片(9)的刀尖点、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的光斑点三者三点共线,三者的连线垂直于水平面;
相机(8)的镜头与刀片(9)的刀尖点高度平齐;
力矩传感器(2)、后激光测距传感器(4)、前激光测距传感器(5)、环形光源(7)、相机(8)、下激光测距传感器(10)、陀螺仪(12)、机械臂(13)分别与上位机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100),其特征在于:环形光源(7)采用白色LED背光源,为相机(8)补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100),其特征在于:刀片(9)的本体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100),其特征在于:下支架(11)横置安装在法兰盘(1)上,位于力矩传感器(2)下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手眼伺服的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100),其特征在于:操作者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对相机(8)和刀片(9)的位置进行手眼标定,采用Eye-in-Hand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51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