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微胶囊非酸自生热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5822.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明;杨文超;史云梅;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36 | 分类号: | C09K8/536;C09K8/524;C09K8/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微胶囊 生热 解堵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油田微胶囊非酸自生热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热解堵剂包括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和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其中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和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的质量比为:0.9‑2.1:1;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是由氯化铵、氯化钾、固体石蜡、聚乙烯醇和二甲基亚砜制得;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是由亚硝酸钠、硝酸钠、EDTA‑2Na盐、固体石蜡、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制得。本发明确保囊芯内容物在适当的条件下,突破囊壁,在外界催化剂引发下,发生反应、放热、产生气体并协同囊壁外其他助剂,起到清洗和解堵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井堵塞清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微胶囊非酸自生热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井堵塞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机物沉积产生地层伤害:
油井作业所用添加剂与油水作用造成的乳化堵塞;
采输过程中温度、压力变化导致原油中蜡、胶质、沥青等析出;
天然气、CO2等气体物质溢出后原油粘度增加导致堵塞。
二、无机垢造成油井近井堵塞:
温度压力变化导致采出水盐的析出;
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形成Ca2 +、Mg2+、Ba2 +、Sr2 +等无机垢;
粘土、沙粒等可移动颗粒的堵塞;
粘土膨胀堵塞。
目前油井解堵技术包括酸化解堵,非酸解堵,综合解堵(酸化和非酸化结合)。单纯的酸化解堵效果较差,因而复合解堵技术在现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自生热解堵技术是其中之一。传统的化学生热体系技术原理是利用含氮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利用生成的热量和气体,解除油井近井地带因胶质、沥青质、蜡质等有机物造成的堵塞,疏通了油流通道,从而恢复油井的产能。常规施工是采用段塞式的注入方式,两种反应物在地层中混合。实际操作中,在反应物的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存储不当,会有反应放热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田微胶囊非酸自生热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微胶囊非酸自生热解堵剂,包括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和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其中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和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的质量比为:0.9-2.1:1;
所述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是由氯化铵、氯化钾、固体石蜡、聚乙烯醇和二甲基亚砜制得;
所述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B是由亚硝酸钠、硝酸钠、EDTA-2Na盐、固体石蜡、聚乙烯醇、二甲基亚砜制得。
所述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的制备方法如下:
在水中加入胶囊内芯材料氯化铵、氯化钾溶解至饱和,将过滤后的饱和水溶液加入不锈钢反应釜中,加入硫酸调节pH至2-6,反应釜加热至50℃,再加入聚合度2000-8000和醇解度75-99mo1%的聚乙烯醇搅拌均匀,加入二甲基亚砜、固体石蜡,并置于高速搅拌机中,升温至120℃,反应2-4小时,最后冷却到室温,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水溶性微胶囊解堵剂KR-100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克睿特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58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