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6219.8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宵;杨华荣;严红革;王翔;肖新明;闫仁泉;陈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国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22 | 分类号: | H01B1/2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董惠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足 烧结 温度 汽车玻璃 热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比例的组分制成:银粉75‑80%、玻璃粉5‑8%、无机添加剂0.5‑1%、其他为有机载体。本发明中汽车热线银浆中使用的银粉具有高活性和小的比表面积等特点,使用在汽车玻璃热线银浆中除能满足一般汽车玻璃热线的要求,还具有较低(630‑650℃)的烧结温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玻璃银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后档玻璃一般都会配有除雾霜加热线,用于快速消除雾霜。加热线一般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银浆印在汽车玻璃和黑釉的表面,经钢化炉钢化处理3-5min,使银浆附着于汽车玻璃和黑釉的表面形成银层。烧结后加热线的电阻一般在0.5-1.2Ω,在汽车玻璃两侧银面上焊接电源线路,通上12-13V的电压后,整个加热线开始发热,从而达到除雾的效果。由于加热线随汽车可能暴露于湿热等环境中,故对汽车玻璃用银浆的耐酸性、耐磨性、附着力、抗氧化性等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鉴于银浆实际上是印刷于黑釉上面,故银浆与黑釉的匹配性也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快速蓬勃的发展,汽车产量也逐年提升。同时,汽车玻璃用银浆和黑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品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目前,国内汽车玻璃厂用的银浆大多数为国产银浆,少部分采用杜邦、福禄和庄信万丰等国外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银浆丝网印刷的线宽一般为0.6-0.9mm,不适合线宽为0.3mm左右的细线产品,发生断线的频率较高。中国专利CN101613186A公开了高温烧结汽车玻璃加热线用无铅银浆及其制备方法,该无铅银浆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重量):银粉50-85%、无铅银玻璃粉3-7%、高分子粘合剂3-12%、有机溶剂7-23%、超细金属化合物1-5%、添加剂0.5-3%,组分经混合、溶解、研磨、过滤得到高温烧结汽车玻璃加热线用无铅银浆。但该专利申请所使用的玻璃粉和银粉的粒径较大,粒径大的银浆不适合用于0.3mm左右的细线产品。中国专利申请201410804458.2一种汽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用细线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原料采用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金属银粉60-80%、玻璃粉3-7%、高分子树脂1-8%、有机添加剂1-3%、有机溶剂10-25%,通过备料、载体的配制、银浆的配制、银浆的生产等步骤制备得到汽车玻璃用细线银浆,该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解决了银浆的印刷细度、导电性能、致密性等问题,但是得到的产品并不适合在630-650℃钢化加工温度的汽车后档玻璃上使用。
现有市场产品中,在汽车玻璃热线上,使用的常规银粉颗粒粒径分布一般为D50为1.0-3.0,大于3.0的银粉烧结后电阻比较小,而小于1.0的银粉一般比表都比较大在1.5以上,这类银粉虽然有比较高的烧结活性,但是制作出来的银浆非常粘稠,流动性能不佳,而且在烧结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和脱落等现象。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该浆料和目前市场上其他同类汽车玻璃热线银浆比,在电性能和附着力、环测性能上能保持在同一水准,还能满足较低烧结温度工艺的特性,主要使用在一种特殊市场需求的630-650℃钢化加工温度的汽车后档玻璃上。
能满足低烧结温度的汽车玻璃热线银浆,由以下质量比例的组分制成:
银粉75-80%、玻璃粉5-8%、无机添加剂0.5-1%、其他为有机载体;
所述的银粉是高活性超细微晶银粉,其整体颗粒的粒度分布数据:D50为0.3-0.5微米,D90为1.0-1.5微米,振实密度范围为3.0-4.0,比表面积为0.2-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国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国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道治理用漂浮物拦截装置
- 下一篇:驱动结构和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