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线随型加热灯及其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6402.8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晶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杨明环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线 加热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线随型加热灯及其加热方法,曲线随型加热灯包括曲线随型的加热灯支架、随型弯曲的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管支架、管紧固装置、电热元件、绝缘接头和弹性固定夹,加热灯支架随型紧贴在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表面与非加热部位表面的分界线上,管支架连接在加热灯支架上,管紧固装置连接在管支架上,电热元件穿在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内,弹性固定夹连接在加热灯支架上;其加热方法通过弹性固定夹将加热灯支架紧贴在被加热器件上,给电热元件通电,发出的红外线透过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加热被加热器件;加热灯支架阻断红外线向被加热器件的非加热部位辐射,实现了对弧面等异形器件的高效加热和加工,同时节约了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幕制作的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曲线随型加热灯及其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等器件的四边密封时,如果使用整体加热密封的方法,则会烧毁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区域的半导体芯片和有机部件等敏感器件。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激光熔焊四边的方法,该方法只能用于平面器件,对于弧面等异形器件则难以加工。
因此,亟需发明一种曲线随型加热灯及其加热方法,以实现对弧面等异形器件的加热和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线随型加热灯,包括:
曲线随型的加热灯支架,所述加热灯支架紧贴在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表面与非加热部位表面的分界线上,根据分界线的变化而随型变化;随型弯曲的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跟随加热灯支架的曲线变化而变化;
管支架,所述管支架连接在加热灯支架上,用于将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托举在加热灯支架上;
管紧固装置,所述管紧固装置连接在管支架上,用于将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固定在所述管支架上;
电热元件,所述电热元件穿在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内,用于对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精准加热;
绝缘接头,用于连接电热元件与外部电源;
弹性固定夹,所述弹性固定夹连接在加热灯支架上,用于将加热灯支架固定在被加热器件上;
优选的,所述曲线随型加热灯还包括控制器和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连接在加热灯支架上,且热电偶的测温端靠近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设置,所述热电偶和电热元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根据控制器设定的温度曲线对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精准控温,有利于提高加热效率并节约能耗。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选用PLC控制器,型号为西门子S7-200。
优选的,所述电热元件采用电热丝或碳纤维;所述管紧固装置采用弹簧夹或绑带;所述加热灯支架采用不锈钢、陶瓷或玻璃材质;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采用玻璃管、石英管、金属管或陶瓷管;所述管支架采用金属、陶瓷或玻璃材质,所述绝缘接头采用陶瓷或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的外侧设有柔性聚光罩,所述柔性聚光罩采用金属箔、陶瓷布或玻纤布材质,把电热元件发出的红外线聚焦在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提高热量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优选的,所述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的外侧设有气密聚光罩,所述气密聚光罩采用金属箔、陶瓷布或玻纤布材质;且气密聚光罩与加热灯支架形成封闭空间,把电热元件发出的红外线聚焦在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并防止外界空气流动扰动被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位的温度场,进一步提高热量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优选的,所述绝缘接头设在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的两端,且绝缘接头远离透红外线耐热电绝缘管的一端采用开放式活动端口,方便使电热元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曲线随型加热灯的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晶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晶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4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灰阶补偿计算方法、装置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干旱对生产力影响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