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束刮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6537.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林丛海;张碧俊;丁金刚;周维;周益姿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2 | 分类号: | B29B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 |
地址: | 52623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束刮胶机 | ||
一种带束刮胶机,包括机架、移载机构、夹持机构和刮胶机构;移载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轨道、滑动设置于轨道上的安装座和固定设置于安装座的平移气缸;平移气缸的活塞端与机架连接;平移气缸的伸缩方向与轨道的设置方向相同;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安装座的固定架、滑动连接于固定架的滑块、安装于滑块的上压块和设置于安装座并位于上压块下方的下压块;上压块与下压块用于相互配合夹持带束条;刮胶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刀具座和设置于刀具座上的刮刀组件;刮刀组件用于对夹持机构夹持的带束条进行切割剥离。该带束刮胶机无需电机驱动,通过对平移气缸供气即可获取动力。避免因带束层废料的尺寸过小或形状不规则而难以操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束刮胶机。
背景技术
带束条即带束层的独立形态。带束层是子午线轮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又称支撑层。其在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下,延胎面圆周方向的中心线箍紧胎体的材料层,是子午线轮胎主要受力部件。带束层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钢丝在压延机上覆胶所形成,并通过裁断机裁剪成所需的尺寸,最后将首尾压合连接形成匹配子午线轮胎的形状。带束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带束层废料,例如:由裁断机裁剪剩余的条、块状碎料、由压延机覆胶时产生的厚度不良的废品、首尾压合连接时接头不良的废品、带束层内钢丝折断、露线、尺寸不良等废品。
为对废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回收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损耗以降低生产成本,亟需一种可使带束层胶料与钢丝分离的设备,将废料重新分离为胶质物和钢丝。且需满足处理形状不规则、尺寸大小不等的各异形带束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夹持机构夹持带束条的一端并拉扯带束条整体经过固定的刮刀组件的刀刃,刮刀组件将带束条逐层刮削,分离胶质物和钢丝。实现分类回收的目的。分离后的胶质物与钢丝均可重新利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束刮胶机,包括机架、移载机构、夹持机构和刮胶机构;所述移载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轨道、滑动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安装座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平移气缸;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塞端与机架连接;所述平移气缸的伸缩方向与所述轨道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固定架、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架的滑块、安装于所述滑块的上压块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并位于上压块下方的下压块;所述上压块与下压块用于相互配合夹持带束条;所述刮胶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刀具座和设置于所述刀具座上的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用于对夹持机构夹持的带束条进行切割剥离;还包括用于上料的上料车;所述上料车包括车体、对称安装于所述车体两侧的联轴组件、两端分别与联轴组件轴接并用于旋转缠绕垫布的辊筒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联轴组件转动的伺服电机;任一所述联轴组件包括与所述车体轴接的联轴器和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轴接的离合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离合器之间通过保护件连接;所述保护件包括座环、若干顶杆、若干弹簧和连接板;若干所述顶杆固定安装于所述联轴器;所述座环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连接板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且任一所述顶杆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任一所述第一通孔内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顶杆的杆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抵;所述连接板与离合器连接;还包括一种刮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带束条粘贴于垫布;
步骤二:将垫布的一端穿过上刮刀与下刮刀之间的空隙,并平铺于夹持机构的下压块顶面;
步骤三:上压块下压,使上压块与下压块夹持垫布端部;
步骤四:垫布随夹持机构运动,使垫布上粘贴的若干带束条依次经过上刮刀和下刮刀的刮削;
步骤五:夹持机构运动至距离刮胶机构的最远端时,上压块抬起释放垫布,夹持机构回归至刮胶机构近处重复步骤四。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得到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5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