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6567.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田海林;李忠和;唐婷;程伟;李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C11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地址: | 4154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油 制备 脱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油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包括以下步骤:S1、取样:取油样500mL;S2、脱毒:取S1中茶油,在常温环境下搅拌后加入脱毒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后对其快速降温结晶;S3、养晶过滤:将S2中茶油放置在低温环境下养晶,并最后对其进行静压过滤。本发明提高了油样的脱毒效果,既可以对苯并芘进行去除,又可以对黄曲霉B1进行去除,另外还提高了活性炭被充分过滤分离的效果,避免了带活性炭油样过滤混入别的介质做助剂,从而易使得油样的口感和气味改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油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
背景技术
茶油,是油茶籽油俗称,又名山茶油、山茶籽油,是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的普通油茶成熟种子中提取的纯天然高级食用植物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在茶油的制备过程中,依次经过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蜡、等工序方可制得所需的茶油,但是在现有技术的茶油制备过程中,仍会有苯并芘以及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
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取油样500mL,常温搅拌10-20分钟;
S2、脱毒:取S1中茶油,在常温环境下搅拌后加入脱毒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后对其快速降温结晶;
S3、养晶过滤:将S2中茶油放置在低温环境下养晶,并最后对其进行静压过滤。
优选的,所述S2中的脱毒剂为活性炭。
优选的,所述S2中在常温环境下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
优选的,所述S2中加入脱毒剂后搅拌时间为10-20分钟。
优选的,所述S2中快速降温的方法如下:当茶油温度>11℃时,以2℃/小时降温;当茶油温度≤11℃时,以1℃/小时慢速降温至4℃。
优选的,所述S3中,养晶的温度为4℃,养晶时间为12小时。
优选的,所述S3中静压过滤是指让活性炭颗粒与蜡质晶体充分融合,无外界输送力板框过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向油样中加入脱毒剂,并对茶油进行养晶及静压过滤,不仅提高了油样的脱毒效果,既可以对苯并芘进行去除,又可以对黄曲霉B1进行去除,而且还提高了活性炭被充分过滤分离的效果,避免了带活性炭油样过滤混入别的介质做助剂,从而易使得油样的口感和气味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一种用于茶油制备的脱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样:取油样500mL,常温搅拌15分钟;
S2、脱毒:取S1中茶油,在常温环境下搅拌15分钟后加入活性炭作为脱毒剂,并对其进行搅拌,搅拌15分钟后对其快速降温结晶,当茶油温度11℃时,以2℃/小时降温;当茶油温度12℃时,以1℃/小时慢速降温至4℃;
S4、养晶过滤:将S2中茶油放置在4℃环境下养晶12小时,并最后对其进行静压过滤,其中,静压过滤是指让活性炭颗粒与蜡质晶体充分融合,无外界输送力板框过滤。
本实施例中: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润农生态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