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6586.8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燕琴;胡开治;张军;曹敏;金江群;刘春雷;唐详友;肖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40;A01G2/10;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843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栀子 增效 一种 套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将黑豆与栀子进行套种,套种后在不影响栀子光照的情况下增加了底面覆盖率,同时利用黑豆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增加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有机质含量的特性,减少除草剂的使用,解决除草剂施用导致的栀子种植地微生物失调等问题,改善栀子的生长环境,降低栀子园的投入,增加收益,最终达到栀子的覆草和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
背景技术
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 Ellis.)又名黄栀子、林兰等,为茜草科栀子属多年生常绿灌木。其果实为传统中药,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之功效,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均有良好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栀子多糖还具有抗肿瘤的生物活性。此外,从栀子果实中提取的栀子黄色素,在国内外天然色素市场需求量占第2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行业,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前景。
栀子为灌木,从苗期到盛产需要4~6年,在这个时间段是栀子植株生长盛期,良好的树势是将来栀子产量保证,所以管理尤为重要。但该阶段栀子种植园以投入为主,其中除草管理为成本的50%左右(当前以施用除草剂为主,导致土地微生物失调,环境破坏),所以开展覆盖除草、增加栀子种植地产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黑豆根瘤菌有天然固氮作用,能有效的改善土壤的肥力,如王丰春等在树盘种植绿肥压青在造林技术中的应用试验研究表明,黑豆叶、茎枯萎后覆盖树盘,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氮素含量及有机质含量,为春季植树造林苗木成活保存创造了适宜条件。故黑豆种植有较好的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作用,杜天庆研究《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发现,黑豆、大豆对0.25~3mm之间团粒具有较强的作用,黑豆随生长进程的前、中、后期土壤N素表现了高-低-高的积累-消耗-再积累的过程,土壤N素循环较大,该研究为生物改土、有机沃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因此为了提高栀子种植效益,减少除草剂的施用和环境破坏,需要研究栀子盛产前与黑豆的套种技术,以便达到覆盖除草、套种增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栀子覆草、增效的一种套种方法,所述套种方法为将栀子与黑豆进行套种。
优选的,所述套种的时间为栀子盛产前4~6年。
优选的,所述黑豆的种植方法为:在每年4~5月,以距离栀子窝心30~50cm进行种植。
优选的,所述种植中黑豆之间的株行距为30cm*50cm~50cm*50cm。
优选的,所述株行距为30cm*50cm。
优选的,所述种植过程中在黑豆苗期进行浅除草1次。
优选的,所述种植过程中对黑豆施加含P和K的复合肥。
优选的,所述栀子的种植的基体方法如下:
(1)种植方法:采用无性扦插生根苗,于春季、秋季带土移栽,株行距为1.3m*1.7m~1.5m*1.7m;
(2)施肥:移栽时底肥的施加标准为:每667m2用尿素10kg、过磷酸钙25.0kg、烟草有机肥100.0kg;定植期施肥标准为:在抽新芽期、花蕾期、果实膨大期施肥,每667m 2每次用尿素5.4kg、过磷酸钙5.0kg、烟草有机肥40.0kg;
(3)虫害的防治:在嫩梢、嫩叶时期采用苦参碱及低毒杀虫剂进行预防、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未经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5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