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接线盒外设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6892.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8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接线 外设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缆接线盒外设保护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中间设有减震腔,所述机身的上端设有遮雨板,所述减震腔内设有对光缆接线盒进行夹紧减震的缓冲减震机构,所述减震腔左右腔壁内设有对接线盒周边环境进行散热降温的冷却散热机构,所述遮雨板内设有在雨天阻止雨水与接线盒接触的隔水机构,该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本发明可将光缆接线盒进行减震固定,以防止受到外界撞击对接线盒造成影响,工作时可感知外界环境温度,在温度较高时自动对接线盒进行冷却降温,以避免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的受到高温的影响,雨天工作时,可自动有效的将接线盒与雨水隔离,达到了有效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缆接线盒外设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是现代经常使用的一种通信线缆组件,光缆接线盒是对光缆终端进行保护的一种装置,由于光缆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保证光缆的正常工作,则需要对光缆接线盒进行保护。
现阶段,大多数光缆接线盒都是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而没有对接线盒进行有效的保护,当接线盒受到外界的高温和雨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则会降低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缆接线盒外设保护装置,克服不能减震、不能自动降温散热和不能阻隔雨水等问题,增加减震、自动降温散热和 阻隔雨水的功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光缆接线盒外设保护装置,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内中间设有减震腔,所述机身的上端设有遮雨板,所述减震腔内设有对光缆接线盒进行夹紧减震的缓冲减震机构,所述减震腔左右腔壁内设有对接线盒周边环境进行散热降温的冷却散热机构,所述遮雨板内设有在雨天阻止雨水与接线盒接触的隔水机构;
所述隔水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身内上端的第一从动腔,所述第一从动腔下腔壁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承重腔,所述承重腔内设有可在腔内上下运动的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下端面与所述承重腔下腔壁之间连接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承重板下端面连接设有绳索一端,所述承重板左端面连接设有麻绳一端,所述第一从动腔内设有上端伸出所述第一从动腔上腔壁的转轴,所述转轴下端面与所述承重板上端面接触,所述转轴下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腔内的从动齿轮,所述转轴上端面与所述遮雨板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遮雨板内上端等距设有六个开口向上的积水腔,六个所述积水腔内下端的腔壁内均设有一个连通外界空间的排水通道,所述第一从动腔左侧设有第一通电腔,所述第一通电腔内右端设有可在腔内左右运动的第一导电块,所述第一导电块右端面与所述第一通电腔右腔壁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拉力弹簧,所述第一导电块右端面连接由所述绳索一端,所述第一导电块下端电连接设有第一电线,所述第一通电腔内左端设有可在腔内左右运动的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左端面与所述第一通电腔左腔壁之间连接设有第一拉伸弹簧,所述第一从动腔下侧设有第二从动腔,所述第二从动腔左端的下腔壁与所述第一从动腔上腔壁之间转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腔内的主动齿轮,所述转杆下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腔内的蜗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从动腔左侧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左腔壁上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端动力连接设有右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腔右腔壁转动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设有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所述电机上端与所述第一电线一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减震机构包括两个位于所述减震腔内且为上下对称分布的减震板,下侧的所述减震板下端面与所述减震腔下腔壁之间连接设有两个减震弹簧,上下两个所述减震板内分别设有两个开口向外且为左右对称分布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设有可在腔内左右移动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端面固定设有夹紧块,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移动腔的腔壁之间连接设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减震板之间可通过四个所述夹紧块将接线盒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