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化含Fe的锌合金中第二相的凝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7273.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石章智;高希贤;刘雪峰;李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8/00 | 分类号: | C22C18/00;C22C18/02;B22D27/04;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化 fe 锌合金 第二 凝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化含Fe的锌合金中第二相的凝固方法及装置,属于医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为底部循环液冷法,依托一种定向快速冷却装置,可以使高温金属熔液沿纵向以60~200℃/min的速度定向凝固,得到直径为10~100mm,没有缩孔等缺陷和缩尾小于1cm的铸锭。这种方法对Fe含量为0.01~10%,其余为Zn的二元Zn‑Fe合金或者含有Mg、Li、Ca、Cu、Ge、Sr、Mn、Ag、Au、Ti、Re等无毒元素中至少一种的多元Zn‑Fe合金中的第二相有细化效果。与传统铸造方法相比,细化后合金中,长条状含Fe金属间化合物消失,块状含Fe金属间化合物的尺寸下降了50~80%,综合性能和加工性能都显著提升,更适合制备植入医疗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化含Fe的锌合金中第二相的凝固方法及装置,属于医用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锌是人体每日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不能自行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锌是多种酶、核酸及蛋白质的组成成分,缺乏锌影响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会引起发育迟缓,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等相关疾病。铁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氧的运输和存储,维持着人体正常的造血功能,缺乏铁会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等。目前,含铁生物可降解锌合金的研究很少,尚处于起步阶段。含Fe生物可降解锌合金中会生成粗大的块状或长条状含Fe金属间化合物,例如FeZn13和(Fe,Mn)Zn13等。块状第二相的尺寸(即等效直径)大于50μm,长条状第二相的长度为200~900μm,严重损害了合金的塑性,强化效果弱,限制了含Fe锌合金的应用和发展。
专利1公开了一种Zn-Fe系锌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合金的成分特征是:Fe:0~10%(不包括0),微量元素(Si、P、Li、Ag、Sn和Re):0~3%(不包括0),余量为Zn。该合金的制备方法为将Zn、Fe或者Zn、Fe、微量元素均匀混合,在真空或者惰性气氛下进行烧结,冷却后再在表面涂覆药物涂层。
专利2公开了一种人体可降解的耐蚀高强韧Zn-Fe系锌合金及其应用,该合金的成分特征是:Fe:0.002%~10%,余量为Zn。根据该文献的实施例可知,随着Zn-Fe合金中Fe含量的增加,断裂延伸率不断降低,当Fe的含量分别为0.002%(实施例2)、0.015%(实施例3)、1%(实施例4)、2%(实施例5)和10%(实施例1),合金的断裂延伸率分别为28%、24.5%、8.5%、4.5%和0.7%。
专利3公开了一种人体可降解的耐蚀高强韧Zn-Fe-Li系锌合金及其应用,该合金的成分特征是:Fe:0.002~10%,Li:0.001~10%,余量为Zn。根据该文献提供的实施例可知,随着Fe含量的上升,Zn-Fe-Li合金的断裂延伸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当Fe的含量分别为0.015%(实施例3)、1%(实施例4),2%(实施例5)和10%(实施例1)时,合金的断裂延伸率分别为36%、15.5%、5.3%和1.2%。
专利4公开了一种显著改善含Fe可降解锌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方法,该合金的成分特征是:Fe:0.001%-6%,其他合金化元素为Li、Mn、Ag、Cu、Ge、Mo、Na、Mg、Ca、Sr、Au、P、Si、Sn、Zr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余量为Zn。根据该文献提供的发明例可知,Zn-Mn合金预制细化剂法和自生细化剂法使含Fe锌合金中含Fe化合物的尺寸下降了10~5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1:CN106606800B,一种Zn-Fe系锌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2:CN104689369B,一种人体可降解的耐蚀高强韧Zn-Fe系锌合金及其应用。
专利3:CN104651665B,一种人体可降解的耐蚀高强韧Zn-Fe-Li系锌合金及其应用。
专利4:CN109763004A,一种显著改善含Fe可降解锌合金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调的电力维修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涂布装置及其涂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