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7675.4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叶书怀;李诚;张涛;袁凯;吉和信;钟程;苟明明;王亮;赵彦春;丁震东;史慧敏;周虹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和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8/34 | 分类号: | C08F8/34;C08F8/12;C08F210/02;C08F218/08;C09J7/10;C09J7/30;C09J12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朱朦琪 |
地址: | 226236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乙烯 醋酸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巯基接枝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0g/mol,巯基含量为5~800mmol/100g。其制备方法包括:(1)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钠与有机溶剂A混合后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再加水进行水解反应,经后处理得到部分水解的EVA;(2)将部分水解的EVA、含巯基化合物与有机溶剂B混合,在回流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再经后处理得到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本发明公开的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具有合适的巯基接枝率,尤其对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表面极性较低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由于成本低廉、适用温度范围广而被广泛应用于胶粘剂领域。由于含有醋酸乙烯共聚链段,EVA本身具有玻璃化温度低、配方适用性强、对强极性基材表面粘结效果明显等优势,被广泛用于热熔胶等领域。
但是EVA热熔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粘结强度较低,不耐高低温,不耐脂肪油等。这是由EVA热熔胶组合成分化学特性和物理结构所决定的。EVA树脂本身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其软化点较低,耐高低温性能有限。主要辅料—增粘剂的作用是降低熔融粘度以提高对被粘物的湿润能力和初黏性能,这些材料大多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聚合物,同样不耐高低温。EVA热熔胶结构主体由不同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共混而成,其胶体在制备和使用时耐热性有限,热稳定性不高,低温性能不好;还因容易产生结皮,不适合大面积涂布粘结。当使用对象的特定外部条件不断发生变化或被加工对象的基础界面有质或量改变时,常会发生粘结效果达不到标准的质量问题。因此,单独采用EVA作为基础聚合物进行一定范围的配比调整已适应不了工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需对其进行改性才能适应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目前,对EVA基础聚合物的接枝改性是近年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具体是通过化学方法将一些活性分子与EVA主链上的官能团进行反应,生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改性EVA树脂,再与增粘剂、填料等共混,得到改性的EVA热熔胶,与普通的EVA热熔胶比较,往往具有特殊的性能,如对极性材料的粘结强度更大或具有更高的耐热性能。
殷锦捷(殷锦捷,马来酸酐接枝改性EVA热熔胶的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5,(5):18~21.)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以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在EVA上接枝马来酸酐而制成热熔胶,该热熔胶对金属、尼龙、木材的粘接也得到较好的结果。
公开号为CN 1800287 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硅烷改性EVA热熔胶组合物的制备,通过反应挤出或熔融反应方法在EVA树脂的大分子链上接枝活性硅烷基团,通过硅烷基团的进一步交联反应来改善热熔胶体系的耐热及粘结性能。
但上述方法制备的改性EVA热熔胶对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表面极性较低的材料,其粘结效果均不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具有合适的巯基接枝率,尤其对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表面极性较低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粘结效果。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巯基接枝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0g/mol,巯基含量为5~400mmol/100g。
本发明公开的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表面经化学改性接枝的巯基基团可显著提高EVA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等含有不饱和双键且表面极性较低的材料的粘结强度。
优选地,所述功能性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70000g/mol,巯基含量为210~620mmol/1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和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和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