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切镜及其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746.0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焦海军;戴钟琪;俞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得道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A61B1/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切镜 及其 密封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切镜及其密封结构,包括外鞘、内鞘、手柄组件、内窥镜、电极组件和冲洗组件,外鞘套设在内鞘外部,内鞘的后端与手柄组件连接,内窥镜和电极组件穿过内鞘,电极组件的后端与手柄组件连接,冲洗组件安装于外鞘上;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安装于内鞘与手柄组件的连接处,密封件上开设有供内窥镜穿过的镜孔和供电极组件穿过的杆孔;密封件上还开设有一条切槽,切槽连通杆孔和密封件的边缘。本发明中,密封件可以对内窥镜和电极组件同时进行密封,防止冲洗液渗入密封件另一侧的手柄组件和电极组件;切槽可以把电极组件从切槽卡入到杆孔中,安装更换更加方便;切槽使得密封件更容易形变,使电极组件与密封件推拉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切镜及其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使用电切深入患者体内进行检查和手术已经成了一项非常普遍的医用技术。电切镜常用于泌尿学的微创外科手术中,如前列腺增生。一般电切镜需要在电解质环境下进行,切割电极通过自然体孔插入工作导槽进入腔内,切割电极被激活后产生等离子体将组织汽化或凝结。
参见图1~图2,电切镜通常包括外鞘1、内鞘2、手柄组件3、内窥镜4和电极组件5,外鞘1套设在内鞘2外部,内鞘2的后端与手柄组件3连接,内窥镜4和电极组件5穿过内鞘2,内窥镜4的后端设有光源接口和目镜;手柄组件3用于控制电极组件5的伸缩,从而进行手术;外鞘1上设有冲洗组件,手术时对手术区域进行循环冲洗。
由于电切镜在电解质环境下工作,且手术时需要不停的循环冲洗,这就对电极组件5的密封性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电切镜,参见图2~图3,密封结构采用密封塞10,密封塞10套设在电极组件5上,其形状为锥形,与手柄组件3前端的结构相配合。
这样的密封结构较为简单,仅仅是针对电极进行密封,对于内窥镜4与手柄组件3的接触部位没有密封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内窥镜4与手柄组件3之间容易磨损,使得密封性能下降;而且密封塞10套设在电极上后,由于电极组件5两端的结构,电切环和接线柱使得密封塞10不易取下更换,长期使用后,电极与密封塞10不断摩擦,密封塞10老化磨损也会影响密封效果。
另外,密封塞10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或测量等因素的影响,完工后的实际尺寸与标准尺寸总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果密封塞10尺寸过小,与电极组件5之间偏紧,摩擦力偏大,前后推拉电极组件5时就会不顺畅,对于精细度极高的手术来说,医生在操作时就不易控制手指力度,严重的甚至会误操作,损伤到其他人体组织,影响手术效率。
有的密封塞,出厂时往往会涂一层润滑油,来缓解推拉不顺畅的问题。但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使用一段时间润混油干了,又会存在不顺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切镜及其密封结构,可以提高密封性能,保证电极组件与密封件之间的推拉顺畅,同时便于更换密封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切镜,包括外鞘、内鞘、手柄组件、内窥镜、电极组件和冲洗组件,外鞘套设在内鞘外部,内鞘的后端与手柄组件连接,内窥镜和电极组件穿过内鞘,电极组件的后端与手柄组件连接,冲洗组件安装于外鞘上;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安装于内鞘与手柄组件的连接处,密封件上开设有供内窥镜穿过的镜孔和供电极组件穿过的杆孔;所述密封件上还开设有一条切槽,切槽连通杆孔与密封件的边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可以对内窥镜和电极组件同时进行密封,防止冲洗液渗入密封件另一侧的手柄组件和电极组件。
安装时,由于内窥镜是一规则的圆柱形,可以直接穿过镜孔进行安装。但是,电极组件,一端有电切环,另一端有接线柱,体积都较大,要把电极杆穿过杆孔就比较困难。因此,本发明在密封件上开设了一条切槽,切槽连通杆孔和密封件的边缘。安装时,可以把电极组件从切槽卡入到杆孔中,安装非常方便,密封件老化磨损后更换也方便。安装完成后,密封件受到内鞘连接处的挤压,切槽被压成为一条线,不会影响密封件本身的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得道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得道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