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827.0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贾荣谷;刘克文;谢林冲;丁海涛;高连通;张伟;杨纬卿;杨青盼;周源海;刘秀清;李文秀;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0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预制 压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由底层承压板、一对三角侧板、矩形侧板和封盖板组成,一对三角侧板固定于底层承压板的前、后两侧,矩形侧板固定于底层承压板的右侧且与一对三角侧板固定连接并组成楔形结构,封盖板固定于楔形结构的顶部且封盖板的左端固定于底层承压板上;封盖板中心处开有锚索牵拉孔,锚索牵拉孔的右上方开有灌注孔且灌注孔上固定有灌浆管,底层承压板的中心处开有锚索穿孔。该承压板将原来的承压钢板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合为一体,统一采用钢板切割焊接,工厂化制造,现场直接安装;该产品对于设计锚索拉力标准值不大于550KN的锚索,完全具备满足承压台功能的相关要求;采用工厂化制作,大幅缩减现场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桩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
背景技术
锚索抗滑桩由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或锚杆组成,其将抗滑桩嵌入地基的持力层中并在抗滑桩的桩顶用锚杆或锚索锚入基坑壁稳定层中进行张拉,使得抗滑桩形成简支受力系统。锚索与抗滑桩之间需要设置承压板以对锚索进行张拉,而传统的承压板一般采用Q235钢板制作,常见规格为250mm×250mm×25mm,中心开孔直径80~90mm,常设置在预应力锚索锚具之下,钢筋混凝土承压台之上,主要作用是防止锚索张拉时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承压台破坏,进而锚索失效。
然而现有的承压板存在以下问题:锚索承压台主要用于确保锚索轴向拉力倾角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锚索张拉时扳正就位。但由于单个锚索承压台体积小,而要求混凝土标号为C35或C40且不能和支护结构同时浇筑,因此产生二次浇筑及养护,造成现场施工费时费力,功效较低,影响工期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该承压板将原来的承压钢板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合为一体,统一采用钢板切割焊接,工厂化制造,现场直接安装;该产品对于设计锚索拉力标准值不大于550KN的锚索,完全具备满足承压台功能的相关要求;采用工厂化制作,大幅缩减现场工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预制承压板,由封盖板、底层承压板、一对三角侧板和矩形侧板组成,一对三角侧板固定于底层承压板的前、后两侧,矩形侧板固定于底层承压板的右侧且与一对三角侧板固定连接并组成楔形结构,封盖板固定于楔形结构的顶部且封盖板的左端固定于底层承压板上;封盖板的中心开有直径85~95mm锚索牵拉孔,锚索牵拉孔的右上角开有直径为25mm的灌注孔,灌注孔上固定有长度为10cm、内径为25mm的灌浆管,底层承压板的中心开有直径110mm的锚索穿孔。
底层承压板的长、宽、厚分别为160mm、160mm和25mm,封盖板的长、宽、厚分别为250mm、250mm和20mm,灌浆管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25mm和10cm,锚索牵拉孔的直径为85~95mm,锚索穿孔的直径为110mm,三角侧板和矩形侧板的厚度为25mm。封盖板、三角侧板、矩形侧板和底层承压板均为钢板,三角侧板和矩形侧板通过焊接固定于底层承压板上,封盖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楔形结构和底层承压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承压板将原来的承压钢板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合为一体,统一采用钢板切割焊接,工厂化制造,现场直接安装;该产品对于设计锚索拉力标准值不大于550KN的锚索,完全具备满足承压台功能的相关要求;采用工厂化制作,大幅缩减现场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新型预制承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新型预制承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