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7974.8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松涛;曹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阳市大井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A61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421008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携 式微 电流 镇痛 修复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还包括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的微电流传导线以及与微电流传导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片加装件。本发明提出的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其优点如下,在结构上:结构小巧,方便携带,可随时随地可进行治疗。在效果上,通过增加内源性电流微电流治疗能够激发和维持细胞愈合过程中的许多化学和生物电反应快了愈合速度,采用微电流治疗,不含化学药物,第一电极片及第二电极片不含乳胶,不易引起皮肤过敏。整体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治疗,加快了愈合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便携式家庭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亚健康在我们人群中出现的越来越多,因此一些顽固性及慢性疼痛也伴随这亚健康经常出现,比如经痛、肩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胃痛、牙痛、关节痛等问题,这些问题由于是出现的时间不好预测,通常出现的比较突然,来不及到医院处理,而且由于医疗条件的紧张,即使是到医院后,也得经过候诊、问诊以及交费等各个程序后才能得到相应的处理,对于出现的这些疼痛通常病人只能强忍着,对于病人来说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目前对于人体出现的疼痛,通常是直接使用止痛药物,但是止痛药物的使用会对身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有大量的科学文献表明所有有机体的康复、生长和再生是受到内源性的生物电流调节的,这种电流是以微微和毫微级安培电流水平发生的。然而在受伤的组织,阻抗的大量增加(生物电阻抗),将会产生一个电路隔断效应。如果问题持续得不到解决,将可能导致疼痛和慢性生理功能障碍。而可以通过传送外源性的微电流到受伤部位,可以增加内源性的电流,受伤组织的阻抗将会被降低,从而使得生物电重新进入伤患区域,以恢复受伤细胞内外平衡,使得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多年来,队医和物理治疗师的大量使用此方法来进行物理康复和运动创伤的治疗,但这些治疗都依赖于大型设备并只能在医院中进行,因此病人难以得到及时快速的治疗,因此需要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具有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使用的优点,且可加快痛点愈合速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病人只能到大型医院就诊,不能够及时快速的得到治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携式微电流镇痛修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本体,还包括与治疗仪本体电性连接的微电流传导线以及与微电流传导线连接的第二电极片加装件。
优选的,所述治疗仪本体包括外壳,外壳的侧端开设有进线孔,并在外壳的内腔加装有底板,并在底板上加装定位环板和第一线圈调节器,定位环板的内腔加装有电池板,定位环板的顶端加装有控制电路板,电池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并在定位环板与控制电路板的连接端加装有按钮开关;位于所述定位环板外围的控制电路板上开设有微电流传导线接线端口,并在控制电路板上开设线圈调节器定位槽孔,第一线圈调节器的顶端固定在线圈调节器定位槽孔内,底端凸出与外壳,并与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电流传导线的输入端与微电流传导线接线端口电性连接,微电流传导线接线端口接在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片加装件包括外罩、固线胶套和第二线圈调节器,第二线圈调节器的一端固定装配在外罩内腔,另一端凸出于外罩底端;所述固线胶套与外罩的侧端固定连接,微电流传导线的输出端穿过固线胶套置于外罩内腔,并与第二线圈调节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圈调节器的外端面贴附有第一电极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线圈调节器的外端面贴附有第二电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阳市大井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衡阳市大井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7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