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化保温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8438.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傅寿鸿;吴海洋;陈祯力;付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2 | 分类号: | A47G19/12;A45F3/18;A47J41/02;A47J41/00;D04C1/02;D04C1/06;D06M10/08;D06M10/02;D06M11/64;D06M11/55;D06M13/513;D06M13/203;B23P15/00;C09K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彭啟强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保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温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保温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轻量化保温壶,所述保温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采用旋薄技术加工成形,且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还固定包裹有调温层,所述调温层是以改性碳纤维编织形成网状结构作为载体,再在载体上负载调温微胶囊而成。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轻量化保温壶,制备得到的保温壶质量更轻,更方便携带、使用,且能够更长时间的保持壶内的水温在适宜人体入口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保温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保温壶通常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壶壁的外表面包裹着保温层,保温层外侧装有保护层,这样可以减少壶壁的散热,减少能量损失达到节能保温的效果,也有真空保温壶,一般包含三层结构,即内胆、真空层、外胆,但是由于保温壶是金属制成,常规保温壶的多层保温措施会使得保温壶重量较重,即使是仅仅只有外胆和内胆的真空保温壶,由于现有真空保温壶的内胆一般厚度较厚,从而导致其重量较重,并导致最终得到的保温壶的重量较重,有损使用者的产品使用体验,不方便携带和使用,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轻量化的保温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保温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保温壶质量更轻,更方便携带、使用,且能够更长时间的保持壶内的水温在适宜人体入口的温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轻量化保温壶,所述保温壶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采用旋薄技术加工成形,且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还固定包裹有调温层,所述调温层是以改性碳纤维编织形成网状结构作为载体,再在载体上负载调温微胶囊而成。
本发明的轻量化保温壶,在制备的过程中,内胆采用旋薄技术加工成形,和常规的保温壶相比,内胆更薄,因此重量更轻,即使内胆外包覆了调温层,但是由于调温层由碳纤维作为载体,碳纤维具有质量轻的特点,且调温层为网状结构,因此和现有的保温壶相比,质量更轻,更方便携带、使用。
另外,本发明在内胆外表面设置的调温层,将改性碳纤维作为载体和调温微胶囊相结合使用,碳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以碳纤维作为载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热量的及时传递,再通过调温微胶囊对热量进行存储或释放,能够缩短保温杯内的热水降到适宜人体入口温度的时间,并延长该温度的保持时间,且本发明调温层结构的设置和现有的直接在保温壶内胆和外壳之间填充相变材料相比,本发明的调温层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始终保持不变,不会出现因为相变材料受热变为液体而发生流动,在冷却凝固后出现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由于相变材料和保温杯内胆隔开,在相变材料液化时不会和保温杯内胆接触,不会出现随着使用进行相变材料浸入保温杯内胆、甚至泄露的情况,因此使用更安全、更健康。
进一步,所述改性碳纤维是将碳纤维经预处理后,再接枝烯基琥珀酸酐改性而成。
进一步,所述调温微胶囊以二氧化硅为囊皮,十八醇/硬脂酸丁酯复合物作为囊芯。
二氧化硅导热性更好,能够更好的发挥调温的作用,及时传导热量,同时二氧化硅和高分子材料相比,耐热、耐老化性能更好。
进一步,所述十八醇/硬脂酸丁酯复合物中十八醇和硬脂酸丁酯的质量比为4:1。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的一种轻量化保温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液压涨形技术制备得到外壳;
S2.取内胆原料管材,利用仪表车进行平管处理;
S3.将S2步骤制备得到产品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后置于水涨机中,调节压力12-14MPa,水涨完成;
S4.通过空缩机对水涨完成后的内胆原料管的上部进行缩口处理;
S5.通过旋薄机对缩口处理后的内胆原料管材进行旋压变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84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