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地路面用雨水再利用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8533.X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0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侯精明;王文胜;李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禹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0;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地 路面 雨水 再利用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地路面用雨水再利用收集装置,限位环与雨水收集板13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弹簧14。进一步,雨水收集板13的下端面与净化箱5的上端面均设置有连接孔,收集软管6的两端均插接在连接孔内侧。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雨水收集板、收集软管、汇流管、活动夹板、固定夹板、净化箱和静置沉淀箱可以将装置进行固定放置,方便对施工现场的雨水进行收集,且可以将雨水中掺杂的杂质进行去除,方便后续的净化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地路面用雨水再利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国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记录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
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一课题正好是解决了缺水、环境、生态这一联串的问题。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较早的首推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是上海尽管水的质量不好但并不缺水。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还可以减轻诸如上海地区日显巨大的自来水的供水压力、路面积水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又进一步加重了自来水供应的负担。可是每年的暴雨季节,泛滥的雨水又给城市排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决了这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两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地路面用雨水再利用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雨水在落下后会直接流入下水管道或进入土层,造成资源浪费,且在雨水中流动过程中常常会带有大量杂质,会对后续的净化处理存在极大的影响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地路面用雨水再利用收集装置,包括雨水收集板,所述雨水收集板的一侧安装有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上方安装有活动夹板,所述活动夹板与雨水收集板的中间均匀安装有若干个连接支撑杆,所述雨水收集板的下方安装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与活动盖板的中间均匀安装有若干个收集软管,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滑槽,所述净化箱的中间安装有抽拉框架,所述抽拉框架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下方安装有活性炭板,所述净化箱的下方安装有汇流管,所述汇流管的一端安装有静置沉淀箱,所述静置沉淀箱的上方安装有净水抽取管,所述静置沉淀箱的内部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静置挡板。所述抽拉框架的外侧与导向滑槽的内侧完全贴合,所述抽拉框架与净化箱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撑杆的下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雨水收集板的中间设置有固定弹簧。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板的下端面与净化箱的上端面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收集软管的两端均插接在连接孔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将活动夹板向上提起,使得活动夹板带动连接支撑杆向上运动同时对固定弹簧进行压缩,在活动夹板拉伸至极限时将固定夹板的上端面贴合屋檐下表面放置,然后松开活动夹板,使得固定弹簧失去束缚后进行弹性复原,使得固定弹簧带动连接支撑杆重新收缩进入雨水收集板内部,使得活动夹板的下端面贴合屋檐的上表面,使得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固定在屋檐侧边,在下雨时,雨水会顺着活动夹板表面流入雨水收集板,此时雨水收集板内侧存在一定斜度的导流板会将雨水集中在雨水收集板的中部,然后雨水会顺着导流板内部的导流孔流入收集软管后流入净化箱,最后顺着净化箱下方的汇流管流入静置沉淀箱内部被收集,可以轻松的对装置进行固定,且方便装置拆卸进行回收,且在雨天时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禹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禹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8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