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矸石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9413.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坤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松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8/08;C04B33/13;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烧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烧结砖的制备方法,涉及砖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低热值煤矸石进行破碎成煤矸石粉碎物;步骤二:将污泥进行干化,再将干化后的污泥破碎成污泥粉料;步骤三,将煤矸石粉碎物、污泥粉料、碳酸氢钠按重量配比煤矸石粉碎物:污泥粉料:碳酸氢钠=70%~85%:5%~10%:10%~20%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往混合物中加水并搅拌均匀以获得砖坯原料;步骤四,砖坯原料经杠杆压砖机压制成砖坯;步骤五,将砖坯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至砖坯的含水量为5%~8%,然后送入隧道窑进行烧结,即得产品,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h~30h,具有提升烧结砖孔洞率、保温性能、结构强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煤矸石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烧结砖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而常规的烧结砖常采用粘土作为原料,这就导致了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量使用粘土生产的烧结砖人为地破坏了很多良田耕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过采用煤矸石和淤泥替换粘土作为原材料制作烧结砖,不仅减少了粘土的开采,同时将煤矸石和淤泥变废为宝。
如公告号为CN102603266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煤矸石烧结砖方法,其操作步骤如下:A、将低热值煤矸石进行破碎成煤矸石粉碎物,煤矸石粉碎物中粒径为60-70目的细粉占50%以上,其余的粒径为3.5毫米以下;B、将污泥进行干化至含水量为15%~20%,再将干化后的污泥破碎成粒径为3.5毫米以下的污泥粉料;C、将步骤A制得的煤矸石粉碎物、步骤B制得的污泥粉料按重量配比煤矸石粉碎物:污泥粉料=85%~90%:10%~15%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往混合物中加水并搅拌均匀以获得砖坯原料,其中,加入的水量与砖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砖坯原料=5%~10%:1;D、砖坯原料经液压机以液压挤出成型方式压制成砖坯,其中,挤出压力为14~16MPa;E、将砖坯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至砖坯的含水量为5%~8%,然后送入隧道窑进行烧结,即得产品,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h~30h。
通过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煤矸石烧结砖方法制备出的烧结砖,虽然其能够实现煤矸石以及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出的烧结砖,其孔洞率仅仅在25%-35%之间,烧结砖的孔洞率低,导致了烧结砖内部传热系数高,影响了砖的保温性能。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矸石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提升烧结砖孔洞率、保温性能、结构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矸石烧结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低热值煤矸石进行破碎成煤矸石粉碎物,煤矸石粉碎物中粒径为60-70目的细粉占50%以上,其余的粒径为3.5毫米以下;步骤二:将污泥进行干化至含水量为15%~20%,再将干化后的污泥破碎成粒径为3.5毫米以下的污泥粉料;步骤三,将步骤一制得的煤矸石粉碎物、步骤二制得的污泥粉料、碳酸氢钠按重量配比煤矸石粉碎物:污泥粉料:碳酸氢钠=70%~85%:5%~10%:10%~20%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往混合物中加水并搅拌均匀以获得砖坯原料,其中,加入的水量与砖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水:砖坯原料=10%~15%:1;步骤四,砖坯原料经杠杆压砖机压制成砖坯;步骤五,将砖坯送入干燥室进行干燥至砖坯的含水量为5%~8%,然后送入隧道窑进行烧结,即得产品,烧结温度为950℃~1050℃,烧结时间为24h~30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三的混合物内含有占比0.15左右的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固体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270℃时完全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松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松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直升机燃油加注及回抽装置
- 下一篇:自动压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