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构造、降水施工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9581.0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6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祥;王雷;赵永新;赵忠杨;高国忠;曾纯品;贾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渗透 冲积 地层 管井 构造 降水 施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构造、降水施工系统及方法,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井管,所述井管外侧包裹滤布,滤布外侧设置有分层填筑的滤料;相邻节井管之间通过管间接头相连,底节井管末端连接井座。本发明的井管连接稳定,配合活塞清洗装置能够解决松散富水高渗透冲积地层中管井淤井的问题,有效提升管井施工质量,延长管井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降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构造、降水施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管井降水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是基坑降水中最为常见且有效的方法,而无砂混凝土管是管井中最为经济的井管类型。在使用过程中,淤井是管井最常见的病害,松散富水高渗透冲积地层中的管井更易遭受淤井。淤井可分为井外淤井和井内淤井两部分,井外淤井即为土粒淤塞井管外壁,井内淤井为土粒淤积于井内。由于无砂混凝土管整体性较弱,几乎无竖向连接,故而无法解决井外淤井的问题。对于井内淤井,只能采取裹缠滤布、洗井等措施尽量避免,发明人发现,现有方法施工复杂,费时费力且质量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构造、降水施工系统及方法,能够解决松散富水高渗透冲积地层中管井淤井的问题,有效提升管井施工质量,延长管井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构造,包括管井,所述管井外侧包裹滤布,滤布外侧设置有分层填筑的滤料;相邻节管井之间通过管间接头相连,底节管井末端连接井座。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管件接头为卡槽式接头,所述卡槽式接头包括相互配合的插接板和配合板;在插接板的作用下所述配合板能够形成用于插接板进入的缝隙。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旋转搭扣式接头包括设置在下方井管顶端的连接块和设置在上方井管底端的L形连接筋,连接块侧面形成用于配合L形连接筋的穿筋空隙。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降水施工系统,包括活塞洗井装置和所述的管井构造,所述活塞洗井装置伸入管井内部以对管井内壁进行清洗。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活塞洗井装置包括活塞、抽水泵和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活塞与抽水泵相连。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渗透冲积地层的管井降水施工方法,采用所述的管井降水施工系统,包括:
井座及底节管井安装:井座堵住井底,吊装绳从井座底部的穿绳凹槽穿过,吊装底节管井;
管间接头连接及滤布连接:底节井管下放至设定位置后,安装第二节井管,第二节井管与底节井管通过管间接头连接;上节滤布自然下垂,拉紧尼龙搭扣使其紧缚于底节井管外壁,且与底节井管的滤布形成双层搭接,依次安装至管井顶节;
滤料填筑:根据不同深度土层性质分层填筑滤料;
活塞洗井:洗井时,先放入抽水泵,排水管通过活塞中间的孔隙,进而放入活塞;洗井时上下移动活塞;洗井时,采用抽水泵及时抽出掺杂淤质的污水。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相邻管井通过管间接头连接,管间接头采用旋转搭扣式接头或卡槽式接头,旋转搭扣式接头可提升管井整体性,当发生井外淤井时,可以按照特定方向旋转并提拉管井,搅动井外淤质,达到清淤的目的;同时,若井管安装时发生偏位、倾斜等问题时亦可通过旋转提拉的方法纠偏;卡槽式接头通过配合板和插接板保证上下两节井管间紧密连接,有效阻止土粒经管间缝隙进入井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