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9848.6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5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流;吴鹏;付宇;张锐锋;李前敏;肖小兵;郑友卓;刘安茳;柏毅辉;李忠;安波;王卓月;郝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1R31/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电 网络 模型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它包括:步骤1、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配电网络模型;步骤2、根据配电网络模型模拟配电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并记录所述潜在故障;步骤3、将潜在故障的信息传输到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采用潜在故障来检测主站FA逻辑动作是否正确,完成故障测试;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配电网系统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潜在的故障信息,如果不及时排查可能会出现潜在的隐患,而采用现场直接排查的方式无疑会增加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无法满足现在的自动化要求等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功能,馈线自动化是指变电站出线到用户用电设备之间的馈电线路自动化,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正常情况下的用户检测、资料测量和运行优化;二是事故状态下的故障检测、故障隔离、转移和恢复供电控制。
按控制模式可以分为集中控制式和就地控制式两大类型,目前集中控制式FA(FA功能在配调主站集中完成)是主流,而就地控制模式中的智能分布式FA则是未来发展方向。
而在配电系统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潜在的故障信息,如果不及时排查可能会出现潜在的隐患,而采用现场直接排查的方式无疑会增加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无法满足现在的自动化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针对配电网系统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潜在的故障信息,如果不及时排查可能会出现潜在的隐患,而采用现场直接排查的方式无疑会增加工作量,而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无法满足现在的自动化要求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方法,它包括:
步骤1、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配电网络模型;
步骤2、根据配电网络模型模拟配电网络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并记录所述潜在故障;
步骤3、将潜在故障的信息传输到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采用潜在故障来检测主站FA逻辑动作是否正确,完成故障测试。
步骤1所述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配电网络模型包括:
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用于参数配置的通道模型;
利用通道模型对装置表参数和主站通信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后分别得到装置表模型和开关参数模型;
基于通道模型、装置表模型和开关参数模型对配电现场进行模拟,得到配电网络模型。
所述通道模型配置的参数包括通道号、通道名称和通讯参数,所述通道模型还用于主站和监控系统之间通信并进行数据交换。
所述装置表模型是用于仿真现场终端信息,根据现场终端信息建立终端模型,并利用通道模型与主站通信。
每一个装置表模型采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开关参数模型的数据,并通过相应的通讯规约将数据发送到主站。
所述开关参数模型用于在配电网络中设置不同类型的故障,监控系统仿真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信息发送到主站,开关参数模型建立之前还包括画出线路中的配电网络图并生成拓扑。
所述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配电网络模型还包括负荷模型和电源模型,负荷模型用于对测试用例中各个配电区段的负荷值的设置,电源模型用于对系统模型中的分布式电源进行建模。
一种基于配电网络模型的测试系统,它包括:
建立模块,所述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配电现场情况建立配电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