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0089.5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6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民;汤俊萍;刘美娟;张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E21B7/15;E21B7/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 代理人: | 张亚玲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方法 | ||
1.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设定岩层(7)上的钻孔(9)位置及数量;在岩层(7)上打出钻孔(9),所述钻孔(9)在巷道(10)的顶面向岩层(7)的高应力区(8)设置,且钻孔(9)穿过高应力区(8);
S2,在每一个钻孔(9)安装孔口装置(11),然后在钻孔(9)内注满水;
S3,将能量转换器(12)与脉冲功率驱动源连接;然后将能量转换器(12)放置在所述钻孔(9)中;
S4,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向能量转换器(12)放电,能量转换器(12)产生的冲击波将岩层(7)致裂;所述冲击波的强度为210-219MPa;多个钻孔(9)产生的裂缝在高应力区(8)形成缝网,进而大面积卸载应力,也即将岩爆消除;所述能量转换器(12)包括地电极(1)、高压电极(3)、绝缘支撑(4)、外壳(5)和电缆接口(6),所述外壳(5)为圆筒状结构,其内部中空,高压电极(3)通过绝缘支撑(4)固定在外壳(5)端部,电缆接口(6)端部的电缆线穿过所述外壳(5)本体、绝缘支撑(4)与高压电极(3)后端连接,地电极(1)沿外壳(5)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外壳(5)连接,且地电极(1)与高压电极(3)前端相对设置;
所述孔口装置(11)包括卡接在钻孔(9)孔口的胀套(20),胀套(20)上端的环形固定板(21)下表面与钻孔(9)边缘接触,胀套(20)内套设有管状的锥套(22),锥套(22)下端的锥状口卡接在胀套(20)下端周向设置的膨胀片(23)内,膨胀片(23)向外凸出并与钻孔(9)孔壁紧密接触,所述膨胀片(23)与胀套(20)下端为弹性连接;锥套(22)上端左右两侧设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上设有螺杆(25),螺杆(25)穿过连接板(24)上的螺纹孔后与抵接板(26)活动连接,抵接板(26)下端与所述环形固定板(21)上表面接触,锥套(22)内设有单向阀(27),锥套(22)上端设有与所述能量转换器(12)适配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密封圈(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功率驱动源电储能大于100kJ。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9)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作业段,相邻两个作业段的距离为5-10m,所述能量转换器(12)从钻孔(9)最深处向外依次对所述作业段实施冲击波作业,能量转换器(12)的冲击波输出窗口对准所述作业段的中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除岩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以下操作,采用内窥镜观察该次致裂后岩层(7)中钻孔(9)内壁产生的裂缝大小,其宽度若没有达到设定的裂缝宽度时,向所述钻孔(9)注满水,并启动脉冲功率驱动源再次放电,直至岩层(7)裂缝达到设定的宽度,所述设定的裂缝宽度大于1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0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树木胸径激光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利用馈线测试仪检测用信号塔